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稻花飘香、芦苇摇曳...... 美丽乡村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1 11:04:00

扬子晚报网10月11日讯  (通讯员  袁开建  王晓荣 记者 王国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排列着“层次分明”的生态美景:高处松柳成行,河边稻花飘香,岸边芦苇摇曳……中秋时节,兴化市戴南镇姜太村景色宜人,处处生机勃勃。

村党总支书记吴庆枫是江苏省作协会员,经常在媒体上发表文章。他说,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打造美景。他举例说明,这个芦苇原先是打算割掉的,后来想到《沙家浜》的几句台词:“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就“刀下留苇”了,这一“留”效果就出来了。

吴庆枫介绍,因地制宜打造美景硬件建设是基础。2018年,兴化市千亿产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户原茅山镇(2021年4月与戴南镇合并),考虑到姜太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及交通状况相对落后,当时茅山镇党委、政府决定将项目的大部分工程交由姜太村实施。工程项目总投资2400多万元,共新建公路里程4.8公里、大小桥梁11座,极大地改善了姜太的生产和交通条件。

近几年来,村里又通过上争项目及多方筹措资金自建的方式,先后修通道路1.6公里,进一步畅通了村里对外的通道。至此,姜太村域内4100多亩耕地,所有的沟、荡、垛、舍及通往全部通上了公路。年愈84岁的老校长吴春尧笑言,谁能想到咱们姜太村也能有自己的“环城路”。每天清晨或傍晚,村民们在“环城路”上或晨跑、或散步,幸福的表情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主干道”与田间道路纵横交错,一个个文明标语路牌伫立在稻田边,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道路一侧,农妇李爱林正在扬筛刚打下不久的黄豆。她和爱人承包了村里400多亩农田,眼下水稻灌浆期已接近尾声。她笑呵呵地说,田里水稻看着长势挺好,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现在路好了也很漂亮,装粮食的农用车一直开到家门口。

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不断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姜太村多方筹措资金,利用环境整治清理出来的废地,先后修建多处停车场,解决了村民停车难的问题;并在戴南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两委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投资120多万元,新建了一处500多平方的村民休闲广场,与村民广场同步实施的还有沿河驳岸、巷道浇筑、废船拆解、仿古码头改造及美丽菜园建设等9个项目,村庄面貌“旧貌变新颜”。村民在村里的网格群留言:“行走万里,方知家乡最美;平凡无奇的小村里,藏着最惬意的生活,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