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把线粒体捏成钥匙扣,这也太酷了吧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30 14:56:00

扬子晚报网9月30日讯(通讯员 顾启媛 陈石磊 记者 陈咏)“把线粒体捏成钥匙扣也太酷了吧!”生物专业的微观世界知识抽象难懂,是新生入门阶段的“拦路虎”。为帮助新生快速融入专业、激发科研兴趣,本周,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将专业性和趣味性结合的生物手工课,用趣味方式架起专业知识与新生认知之间的桥梁。

趣味课堂

“别小看这颗‘细胞’,每一步都藏着学问呢。”负责科普的志愿者举着提前做好的样品,指尖划过黏土部件,“大家捏细胞核时记得留个小凹陷,这对应真实细胞里的核仁;细胞膜要捏得薄一点,边缘微微翘起,才符合它半流动性的特点。”她边说边演示,还掏出手机展示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照片,将复杂的细胞结构阐释得清晰易懂、形象生动。

刚听完讲解,新生们就迫不及待上手创作。彩色黏土在手里搓圆捏扁,一会儿变成鼓鼓的细胞核,一会儿压成薄薄的细胞膜;透明树脂滴胶里埋进仿真菌丝,再撒点闪粉模拟“微观光影”。非生物专业的同学也跟着凑趣,用蓝色树脂打底,撒上银色的闪粉模拟“细胞液”,再把粉色黏土捏成的“核糖体”嵌在里面。一位同学说:“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但跟着知识点来做,感觉微观世界也不遥远了。”

缤纷作品

“以前听专业课讲细胞结构,记来记去总混,现在亲手捏一遍,所在的部位和特点,一下子就记住了。”一位新生举着自己做的线粒体钥匙扣说,“以后真想做点研究,用显微镜好好看看。”“比起单纯讲理论,让学生亲手‘触摸’微观世界,记忆才更深刻。”学院辅导员叶春梅表示,这种“专业+创构”的教学形式,把抽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手工创作,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知识点,更悄悄播下了对专业探索、对科研畅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