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六十载春秋悉心陪伴,记“钢铁战士”顾志清妻子陈德芳的孝老爱亲事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6 16:07:00

在射阳县千秋镇,人们传颂着一位“钢铁战士”的名字——顾志清。他是一位在国防施工中英勇负伤、双目失明的一级伤残军人,用钢铁意志书写了对党的忠诚。而在他身后,有一位默默守护了他半个多世纪的女性——他的妻子陈德芳。她用六十载春秋的悉心陪伴,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忠贞不渝,什么是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一诺千金,选择与英雄风雨同舟

1968年,一个沉重的消息从东北军营传回江苏射阳:顾志清在执行爆破任务时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彼时,陈德芳是顾志清在家乡苦等他从军归来的未婚妻。消息传来,亲友邻里不乏劝慰之声,担心她未来的生活将充满艰辛。然而,陈德芳没有丝毫犹豫。她清晰地记得送别时对顾志清的承诺:“你在部队好好干,我在家等着你!”在她心中,顾志清是为国负伤的英雄,“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她顶住压力,毅然选择与伤残的顾志清结为连理,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守护英雄的重任。这一选择,便是一生的坚守。

相濡以沫,是你的眼亦是你的拐杖

1971年,顾志清复员回乡,陈德芳真正成为了他的“眼睛”和“拐杖”。面对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丈夫,她从零开始学习护理,事无巨细,悉心照料。为了让失明的丈夫能通过触摸感知自己的模样,她五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齐耳垂的短发发型,这个温暖的细节,饱含着她对丈夫深沉的爱与体贴。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顾志清逐渐克服了伤残带来的巨大痛苦与心理障碍,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将清贫的日子过得充满阳光与温情。陈德芳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告诉世人:爱,是长情的陪伴,更是无私的担当。

言传身教,树立孝老爱亲好家风

陈德芳不仅用爱温暖了丈夫,更以自身的善良与坚韧,塑造了淳朴优良的家风。她与顾志清育有儿女,夫妻俩始终教育子女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从不向国家提要求、添麻烦。子女们深受父母影响,均自谋职业,理解并支持父母的选择,主动分担家庭责任。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近年来顾志清体弱多病,时常住院,儿媳彭丽萍深受婆婆感染,主动辞去工作,专门学习护理知识,回家与婆婆一同精心照料公公。这个三世同堂之家,孝心接力,和睦温馨,“好儿媳”的美名远扬。陈德芳用自己的一生,为后辈树立了孝老爱亲、甘于奉献的鲜活榜样。

支持奉献,共谱英雄余热新篇

陈德芳深知丈夫对党和部队的深厚感情。尽管顾志清行动不便,她始终全力支持他继续发挥余热。每月党支部活动,她总是搀扶着丈夫准时参加;丈夫要学习党的理论,她就让儿媳一字一句读给他听;无论是自然灾害捐款,还是村里公益事业,她都支持丈夫带头奉献。顾志清能先后作报告30余场,感染数千人,背后离不开陈德芳数十年的默默支撑与鼓励。她让英雄的光芒得以持续照亮他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拥军爱国、奉献社会之歌。

六十年光阴流转,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陈德芳对丈夫的深情守护。她以平凡的坚守,成就了不平凡的大爱;她用一生的陪伴,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谛。她的故事,与丈夫顾志清的英雄事迹一样,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悠扬传唱。

通讯员严子轩  宋叶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