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修复与新质生产力碰撞 “兰台新活力”!2025年江苏省档案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苏州举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22:00:00
如何修复破损档案?修复用纸的酸碱度范围是什么?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档案数字化?9月23日—25日,江苏省档案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苏州城市学院举行。本次竞赛设置档案修复、档案整理和数字化两个竞赛项目,将业务理论检验与技能操作考核有机融合,一体化展示传统修复技艺与新质生产力赋能档案数字化成果,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切磋技艺、展示专业水平的舞台。
档案修复实操赛首亮相,考出“真功夫”
毛笔、棕刷、镊子、竹启子、剪刀、裁尺…… 9 月 24 日,档案修复赛场气氛安静却紧张。选手们面对不同类型的破损档案——有的虫蛀斑驳,有的纸张脆化,有的字迹晕染——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pH值检测、病害判断、修复方案制定及实操修复。操作台上,各种修复工具一应俱全,台边竖一高1.8米左右木板,供档案托裱后上墙使用。打糨糊、评病害、选用纸、定方案,各参赛队伍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各项操作纯熟有序,脸上尽显冷静沉着。
档案修复比赛现场
操作台前,来自省档案展览陈列馆的参赛选手朱珠手持自制棕刷,对着一张字画小心补洞——镊子夹起薄如蝉翼的补纸,沿着虫洞边缘细细对齐,“补洞要像给档案‘缝伤口’,不能多粘一毫米,不然下墙时容易伤本体。” 她面前的拷贝台透出柔和灯光,将档案的破损处照得一清二楚,“这是我从单位带来的‘老伙计’,趁手的工具才能出细活。”
由于在造纸的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酸性物质,酸化是纸质档案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在南通市参赛队的操作台,一台PH检测仪器前吸引了不少注意。“拿到待修复档案的第一步,就是用它做酸度检测,相比与传统的试纸,电子设备测试的数据更精准,耗时也短。”南通市档案馆接收保护处副处长徐飞一边操作一边告诉记者,南通市档案馆曾为张謇大生纱厂档案做批量脱酸以延长档案寿命,现代技术的应用在档案修复中非常重要。
档案整理与数字化比赛现场
在选手们全身心投入比赛的同时,评委们边巡场、边指导、边记录,仔细观察每队表现。“档案修复不是‘修得越多越好’,而是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竞赛评委、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馆员荆秀昆指出,这次修复赛题设计涵盖书画、单页、文件等多种档案载体,充分考察选手面对复杂问题的综合判断与处理能力。
新质生产力“破圈”,竞赛成人才培养 “风向标”
相比于“慢工出细活”档案修复区,“高效提质”档案整理与数字化比赛现场则是另一番忙碌景象:选手们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将纸质档案信息精准录入系统,同步完成著录、标引与备份。27 支来自档案服务企业的队伍(81 名选手),带着智能分类系统、AI 标引工具、高效扫描设备同台竞技。
档案整理与数字化比赛现场
省档案馆人事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隋韧告诉记者,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竞赛面向全省档案从业人员,涉及面广,参赛选手不仅有各级综合档案馆专业人员,还有省内档案服务企业的基层一线从业人员,真正做到全覆盖。前期,在全省各地1.2万余名档案行业从业人员中,经过初赛选拔出的16支档案修复项目参赛队伍、48名参赛选手,27支档案整理和数字化项目参赛队伍、81名参赛选手(最终数据需核实),通过理论笔试、技能操作2个比赛项目,分别角逐团体和个人一、二、三等奖。
江苏档案创新与应用产品展示
竞赛期间,省档案学会组织了2025年江苏档案创新与应用产品展示活动,在赛场专门设置展示区域,18家档案服务企业会员单位入场展示,集技术交流、产品展示、文化传播与人才对接于一体,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与前沿产业成果展示有机结合,助力档案服务企业成长。
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顾俊为获得档案修复项目团体一等奖的代表队颁奖
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顾俊在颁奖仪式上表示,江苏作为全国入选国家级档案专家最多的省份,将以此次竞赛为新起点,持续推进档案人才建设:下一步不仅要将人才培养纳入“十五五”规划,还将深化馆校合作、推进中级职称“以考代评”,并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的激励,“加大档案行业宣传力度,讲好档案人才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档案、热爱档案、投身档案事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金雨希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