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新善风采|“同心公益共同体”助力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16:41:00

在南京市雨花台区,一个名为“同心公益共同体”的创新项目正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项目由雨花台区委统战部牵头,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为宗旨,通过党建引领,整合统战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同心公益共同体”是在雨花台区委统战部指导下,由区新联会、各街道新联会及延陵荟公益等组织共同推动的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该项目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体,凝聚多方统战力量,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激活社区内部居民参与,助力实现社区居民自治,最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项目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工作协调组、项目推进工作组、专业运作组和社会参与方等多个层级。通过“需求收集-资源匹配-项目执行-反馈评估”的闭环机制,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化和系统化。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党建引领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

在具体实践中,“同心公益共同体”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项目创造性地将延陵荟公益组织“医疗+公益”的模式引入社区,组织数百名医疗专家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从挂号、陪诊到康复的全程服务。在教育领域,项目延续延陵荟“助学圆梦计划”的精神内核,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注重精神陪伴和视野开拓。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许多曾经受助的学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美丽蜕变。

项目还创新性地打造了“微社区”运动俱乐部、“小虹人”学院、“四季围炉”等一批特色品牌。其中,“微社区”运动俱乐部通过体育活动筛选“民意领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小虹人”学院从红色教育、素质提升、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吸引社区中小学生参加,有效激活了家长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项目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智慧。开发了线上公益平台,高效匹配求助需求与志愿者资源;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精准识别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但技术始终只是工具,项目的核心优势永远在于那无法被数字化的情感连接和人文关怀。在视频通话时代,志愿者们仍然坚持面对面交流;在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慰问语的今天,他们依然手写每一张祝福卡片。

自2022年5月在定坊社区试点以来,“同心公益共同体”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开展医疗义诊、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体育文化活动等300余场;参与居民超过10万人次,惠及社区居民4万多人;社区志愿者数量从68人增加到230余人;召开“网格有事好商量”议事会24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数十项。在疫情防控中,项目培育的社区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25天封控期间的社区稳定。

项目的创新实践获得了多方认可。经验被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同心公益共同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与探索》荣获全市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被省社科联确定为“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项目;相关调研文章在《党的生活》、《挚友》等省市级刊物发表。

随着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同心公益共同体”模式将不断创新发展。未来计划深化数字化转型,拓展服务领域,完善制度保障,加强理论研究,扩大覆盖范围,让这一创新模式在更广泛的领域和地区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