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发区法院涉外商事审判交出亮眼答卷:调撤率超六成,28天解开科技企业上市梗阻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4 18:01:00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吴佳笑 通讯员 陈新)9月24日下午,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揭晓自2023年集中管辖全市诉讼标的额不超过4000万元的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以来的“成绩单”,同时发布八起典型案例,清晰呈现司法服务对外开放的实践图景。
自集中管辖实行以来,南通开发区法院共受理涉外及涉港澳台商事案件案件253件,案件涉及48个国家和地区;案件总标的额约8.34亿元人民币,大标的额案件占比达16.2%。这一组数字背后,反映南通市场主体“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交流频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
更令人瞩目的,是司法智慧与温度的融合。该院涉外及涉港澳台商事案件调撤率高达60.22%,这意味着超六成涉外纠纷无需“对簿公堂”,通过调解、撤诉等方式便实现“案结事了”,大量矛盾在诉前、诉中就得到实质性化解。“‘东方经验’在涉外审判领域展现出了独特魅力。”南通开发区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侯敬华,道出了这一成果的深层价值。
8个典型案例,则是司法实践的“鲜活样本”。从国际买卖到投资保障,从多元解纷到权益维护,这些案例集中传递出南通开发区法院“平等保护”的坚定立场——中外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平等、保护平等,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其中,一起外国高管与本土科技公司的纠纷化解,堪称“精准服务”的典范。德籍原告蒋某因股权认购问题起诉一家正处上市关键期的南通科技公司,法院迅速开辟“绿色通道”,仅用28天便高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既守住了外籍高管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扫清上市阻碍,真正实现了维权与发展的“双赢”,让司法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效看得见、摸得着。
此外,南通开发区法院还在专业领域持续发力:准确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审理国际货物买卖纠纷,妥善处理涉港澳台案件,与省世贸促会、市台协会等组织联动,共建解纷调解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层层推进,不断提升涉外商事审判的国际公信力与认可度。
发布会上提出,法院将加强国际条约适用、新型商业规则确认等问题研究,走访调研外向型企业司法需求。持续擦亮“万事好通、南通好投”法治品牌,以高质量涉外商事审判为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保驾护航。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