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所学“鲜活”红色历史,AI 助力打造红色育人新样板,这所高校这样创新传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9 17:42:00
“你看,通过算法修复,照片里的新四军战士不仅清晰了,还能转身呢!”9月19日,扬州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展示屏前,一位大学生正兴奋地向同学们演示团队的最新成果——借助AI技术,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鲜活”起来,革命先辈的形象仿佛跨越时空,与当代青年进行互动。
寻访红色景点
“我们不只是学技术,更想用专业所学让红色历史‘开口说话’。”学院数字技术协会负责人李萌萌介绍,为让静态的历史“活”起来,协会历时三个月攻关,运用AI图像修复、动态生成技术以及智能补帧算法,将多张革命历史照片转化为动态视频。在团队制作的《抗日风云》短片中,革命烈士陈文在扬州地区组织抗日斗争的场景被精准还原,当年的街巷、战壕、手持武器的战士们都以逼真的画面呈现。“为还原陈文烈士的神态,我们查阅了近百份史料,反复调整 AI 模型参数,光是人物微笑的幅度就调试了几十次。”参与项目的学生张昊说,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提升了技术能力,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觉得,每一次算法优化,都是与先辈的一次对话。”
老照片焕新
“扫描这个二维码,AI‘红芯讲师’就能带您‘云游’扬州红色地标。”在学院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红芯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们向社区老人讲解智能导览系统的使用方法。据悉,这款由学生自主研发的系统,将扬州朱自清故居、扬州革命烈士陵园等12处红色文化地标整合在一张导览页上,每个地标旁都配有专属二维码。居民只需手机扫码,就能看到AI数字人“红芯讲师”的3D形象,听它详细讲解地标背后的红色故事,还能“沉浸式”参观场馆内部。“以前想带老伴去革命烈士陵园看看,可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现在在家用手机就能看各个展厅,还能听详细讲解,太贴心了。”社区居民李桂兰奶奶称赞道。
扫码游览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AI技术应用,学院还打造了“红色声浪”项目,组织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跨界合作,共同录制革命诗篇音频库。同学们用炽热情感贴合诗歌内涵,感受当时的家国情怀。据了解,这些数字化成果被集中收录在“红芯e站”微平台,平台开设“芯党建”“红色技术说”等特色栏目,定期推送AI修复的历史影像、红色音频以及学生们的技术实践故事。
“技术是桥梁,传承是内核。‘红芯育匠’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主动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学院党总支负责人表示,未来学院还将继续深化“红芯”品牌建设,开发红色主题AI小程序、VR红色教育课程等更多创新载体,让党建育人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通讯员 朱璇 张鹏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