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用科技之钥开启向善之门 新善力量跨界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18:50:00

9月15日,“新善中国”启动大会上,来自产学研各界的八位代表共话科技向善。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实践,从普惠医疗到品牌建设,科技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向善的重要力量。“善良不该是企业的选修课,而该是品牌的毕业证。”品牌联盟董事长、中国品牌节主席王永在圆桌对话中的发言,道出了当下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义。这场对话围绕“科技向善塑造主流价值引领共富共进”展开,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实践与思考,勾勒出科技向善的多维图景。

育才新路:产学研融合破解人才困境

“我们的大学培养的博士为什么不到一线企业去工作?”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提出了引人深思的“王民之问”。这个问题背后是严峻的现实:徐工集团作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工程机械企业,近2万名员工中只有40多位博士,而一所不到2000名教职员工的大学却有上千名博士。

从数据对比来看更加鲜明,刘庆提到,目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在高校院所工作的人数与在企业工作的人数比例约为10:1,而在美国两者大致相当。这种人才分布结构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要求明显不符。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索了“行本教育”模式。去年下半年至今已征集带薪实习岗位600余个,平均月薪3300元,接收了160多名本科生实习。对研究生推行“校企双导师制”,累计培养研究生8720人。

产业向善:从单点慈善到系统善治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分享了阿里做公益的三个关键词:公益的初心、商业的手法、科技的力量。“公益宝贝”项目让淘宝平台超过800万商家在每笔交易中都能便捷行善,将商业流量转化为公益能量。2017年以来,阿里用电商为800多个县域打通农产品上行通路,用数字技术弥合城乡鸿沟。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从四个维度理解“科技向善”,作为生物医药企业,集团践行“为父母制药”的质量文化,建立了80多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既保证药品质量,也帮助农民增收。历年来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超10亿元。

水滴公司副总裁孙小雷表示,公司每年投入约3亿元研发“善科技”,自研的保险垂直领域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把带病人群、老年人群等“边缘用户”纳入保障范围。

“企业的‘善’不是慈善部门的KPI,得是CEO亲自抓的战略工程。”品牌联盟董事长王永强调,要把“善”字写进企业基因里;要让善意能被消费者触摸到;要坚持长期主义。“做品牌不是放烟花,是修长城。修一块砖可能看不见,修十年自成风景”。

创新普惠: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赋能

“医疗领域的科技向善就要改变底层逻辑,要让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人员、机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都能从健康服务中获益,人民越健康,获益就越多。”浙江省新联会副会长,微医集团执行董事彭涛分享了数字医疗领域的实践。

微医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和第一家人工智能医院,创建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共体模式。在天津,微医联合266家基层医院组建健共体,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合格率提升了34%,基层医院门诊量提升50%以上,医生收入提升30%,医保结余15%到25%,真正实现了四方共赢。“健共体模式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支持,相关经验也写进了国家文件。”

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金华介绍,公司专注早筛早诊技术,填补了中国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领域的空白。这项技术不需要抽血,只需皮肤接触,两分钟就可以获得肝脏健康状况,让70个国家的超6000万人获益。

健康产业与AI技术的结合,正成为实现健康资源”人人可及、人人可负担”的最有效手段。

能源革命:长时储能破解绿电“间歇性”难题

“技术狂奔离不开能源托举。算力革命正与能源革命深度耦合。”上海市新联会副会长,“科创中国”品牌活动负责人,上海市政协常委,新思科技中国董事长纬景储能创始人、董事长葛群指出,今年一季度江苏省数据服务业用电新装申请容量同比增长近2.9倍,84%的用电量来自数据服务业。作为长三角算力枢纽,南京与苏州的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省70%,智能时代对能源供给提出了全新命题。

新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共识,江苏是长三角首个新能源装机破亿千瓦的省份。但风能、太阳能存在波动性、间歇性特点,需要长时储能技术作为"关键桥梁"。

纬景储能在长时储能技术研发中锚定三个目标:以安全为绝对底线,采用本征安全的技术路径;以生态为核心导向,贯穿全生命周期绿色理念;以普惠为终极目标,让绿色能源走进更多角落。

“科技向善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一位科技从业者躬身入局的坚定选择。”葛群表示,要用更强的算力回应时代考题,用源源不断的绿电回应地球关切,持续降低技术成本,让人工智能的福祉真正普惠共享。

从产学研融合到产业实践,从健康守护到绿色发展,科技向善正在各个领域生根发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这些实践不仅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也为构建“新善中国”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科技向善,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最终成为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