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镇江分行进菜场:教百姓 “一转二摸三透光”,轻松识破假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15:19:00
扬子晚报网9月16日讯(通讯员 虞玮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提升周边社区居民假币防范意识和辨识能力,近日,苏州银行镇江分行在人流密集的学府路菜市场组织开展了以“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将金融知识送达基层最前沿,筑牢假币流通的“防火墙”。
现场
精准定位,聚焦重点区域与人群。学府路菜市场周边社区密集,商户林立,中老年居民、摊主商贩等现金交易频繁,是假币可能流入、造成危害的重点区域。选择在此开展宣传,能够直接面向最需要获取反假知识的广大市民和经营者,实现宣传效益最大化,有效压缩假币的生存空间,保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形式多样,确保宣传实效入脑入心。活动现场设立醒目的宣传横幅,摆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主动向过往市民、市场商户发放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硬币、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宣传折页等资料。除了静态展示,宣传人员还积极“走动起来”,深入到各个摊位前,结合市场内真实的现金交易场景,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讲解和提示。
实物讲解,掌握核心技巧。宣传人员手持最新版人民币实物,耐心细致地向大家演示“一转、二摸、三透光”的假币识别技巧。重点讲解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光彩光变数字、雕刻凹印、水印、胶印对印图案等公众易于掌握的防伪特征。让市民们通过亲手触摸、亲眼观察,直观感受真币的独特质感与视觉效果,加深印象。
案例警示,提升防范意识。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假币诈骗案例,特别是针对商户的“掉包计”、“找零陷阱”等手法,进行揭秘和预警,提醒大家在收款时务必提高警惕,仔细鉴别,尤其是对大面额纸币。
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市民提出的“收到假币怎么办?”“怀疑是假币如何确认?”“哪些金融机构可以无偿鉴定?”等常见问题,工作人员给予了清晰、专业的解答,告知大家应拒绝收取并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再次使用,以免害人害己,并引导其前往银行网点进行鉴定。
此次活动得到了商户及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摊主们表示:“以前收钱总是有点担心,特别是忙的时候,现在听了讲解,知道了几个关键点,心里有底多了!”一位刚买完菜的老大爷高兴地说:“这活动办得好!就在家门口,学的都是马上能用上的知识,以后不怕收到假钱了。”
通过此次贴近民生、深入一线的宣传活动,有效普及了人民币防伪知识,提升了学府路菜市场周边市民及商户的假币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营造了“人人反假、人人识假”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家认识到,反假货币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