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96小时火速签约!15亿元“工业母机”项目落子海门的幕后故事

来源: 海门发布

2025-09-16 07:48:00

盛夏的海门,骄阳似火,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建设场景,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南通星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期工地,60余名施工人员顶着高温,在钢筋脚手架间穿梭忙碌,钢结构框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如今,项目两栋厂房桩基工程已全部完工,按“270天倒计时”推进,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竣工。

项目效果图这座总投资15亿元的生产基地,不仅将建成国际标准的恒温、洁净车间,更将铺满太阳能板、搭载地源热泵系统,成为“零碳标杆”,一场关乎“工业母机”的筑梦之旅,已火热开启。

“这一下,至少为我们节省了两个月开工时间!” 项目现场负责人倪伟华提起海门的审批创新,忍不住点赞。今年4月,当第一根桩基打入地下时,企业原本还在担心施工许可证办理会耽误进度——按常规流程,需提交用地手续、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多项材料,审批周期较长。但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服务专班早已想好对策:将施工许可证拆分为“桩基工程”“主体施工”两阶段办理,先核发“桩基工程许可证”,让项目“边审批、边建设”。

如今走进工地,3.33万平方米的用地范围内,钢结构搭建正火热推进。倪伟华指着设计图纸介绍,工厂建设处处藏着“高标准”:关键生产和检测设备从欧洲、日本引进,仅一期设备投资约2亿元,目前部分设备已在采购途中;厂房顶部将全覆盖太阳能板,地下铺设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绿色低碳不是口号,要贯穿建设全程”。按照计划,9月中旬钢结构初步成型,10月进入水电、消防安装阶段,明年一季度就能全面竣工,为海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

这家紧锣密鼓建设的企业,背后是实力雄厚的“娘家”——上海星合机电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星合机电是我国高精密机床代表型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器人研发、航天航空零部件加工等关键领域,更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壁垒,实现“进口替代”。而这一切的起点,要从那段惊心动魄的“96小时招商破局战”说起。时间拨回2024年3月20日下午4点30分,上海星合机电有限公司总部内,随着公章落下,总投资15亿的项目协议正式生效。而就在4天前的3月16日,这场合作还处于“悬崖边”——当时企业与相关地区的洽谈只差“临门一脚”,海门招商团队面临着“要么抢下来,要么彻底错失”的局面。3月16日下午3点20分,区主要领导带着交通规划图、产业布局图,亲赴上海星合机电总部。“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我们不要‘推杯换盏’,只要让企业扎根后能快速成长。” 一个半小时的入情入理介绍,打动了企业管理层,原定90分钟的洽谈延长至2个多小时。返程后,开发区招商团队连夜备战,政府办、发改委、交通局工作人员加班至凌晨,梳理出18项需提前对接的审批事项。3月17日,上海星合机电企业总经理蒋能带领团队来海考察,从北部新城选址地块,到新机场、北沿江高铁海门北站、海太过江隧道等基建工程,每一处都让他看到海门的区位潜力。考察结束后,双方敲定3月20日签约。3月19日晚,开发区相关人员在办公室挑灯夜战,与企业逐字核对合同条款,直至3月20日凌晨0点50分才定稿。3月20日下午1点30分,双方在区政府签约,开发区随即派专车送合同去上海盖章,4点30分协议生效。不足96小时,一场“不可能的任务”圆满落幕。

这场 “96 小时攻坚”并非偶然,而是海门招商团队近7个月“不放弃”的结果。2023年8月,开发区招商局拿到上海星合机电的投资计划书时,就敏锐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项目”——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专精特新”领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六轴数控磨齿机精度达国际一级水平,2023年成形磨齿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能打破国外技术壁垒、配套新能源汽车变速器,正是海门“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的优质项目。

但初次对接并不顺利:招商团队推荐的滨江工业区地块,未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预期,苏南多地也趁机抛出橄榄枝。关键时刻,项目线索人多次登门拜访,从“南通新机场”聊到“海太过江隧道”,用诚意打动对方。2月24日,上海星合机电总经理蒋能独自驾车冒雨来海考察北部新城地块,开发区招商相关人员冒雨讲解近2小时,裤脚全是泥水。“最初吸引我们的是区位,留下来靠的是细节里的服务。”蒋能后来坦言,考察时看到的交通规划、产业生态,以及招商人员“宁可要素等项目,不能项目等要素” 的态度,让他最终选择海门。这场15亿“工业母机”项目的引进故事,恰是海门“争当店小二、甘做服务员”的生动注脚。如今,工地里的钢结构还在不断升高,项目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谁更懂服务、谁更有诚意”早已成为核心竞争力——当96小时的攻坚转化为火热的建设场景,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合作沉淀为产业链的强劲动能,海门正用一个个这样的故事,书写着长三角高端制造的“新答卷”。

记者:施莉莉、刘海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