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交通补贴、安居补贴、生活补贴,既“引才”更“留才”,扬州构建精准高效暖心的人社就业服务新质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2 15:13:00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9月12日,扬州市人社局召开“扬州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十条措施”及配套实施细则新闻发布会。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围绕“吸引外地人才、激励企业协作、提升就创服务、帮扶重点群体”四个方向,致力构建精准、高效、暖心的人社就业服务新质态。

扬州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俊介绍,对外省户籍人员初次来扬州就业并参保 3 个月的,当年度每人给予一次性来扬交通补贴500元,连续稳定就业参保的第二、三年分别补贴800元、1000元;毕业五年内的外地高校非扬州籍本科及以上学生到扬州企业就业参保,按年度给予 3 年探亲安居补贴;来扬州就读全日制技工院校的外省生源给予2000元/人的交通补贴,毕业留扬就业的给予3000元/人安居补贴。对年度累计引进 200 名以上外省户籍初次来扬就业且参保 6 个月以上的企业(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最高补贴 80 万元;支持企业参加统一组织的省外现场招聘活动,每次给予3000元的交通、宣传、场地等费用补助;支持在扬技工院校建立省外招生站点并与中西部学校合作办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扬参加就业见习,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80% 给予生活补贴,提高见习留用率;对年度省A级创业基地给予资金补助,推动创业基地提标升级。

相关负责人表示,技能人才是支撑城市产业升级、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就业十条”政策部署,今年6月,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扬州市技工院校引留生源补贴实施细则》,主要针对首次就读在扬技工院校并注册全日制学籍的外省学生,从“引才”与“留才”两方面创新打造“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技工院校招生就业工作体系。

据悉,该市坚持以“稳就业促就业”为工作导向,持续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逐年增加就业补助资金。2023-2025年,市级就业补助资金预算安排从8884万元提升至11718万元,年均增幅达14.85%,为就业政策实施筑牢资金基础。针对本次“促进就业十条措施”中的新增补贴,所需资金将在现有就业资金框架内,优先予以保障,确保新政策落地见效。同时,除了本次新出台的补贴政策,就业补助资金还统筹保障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需求,如对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以及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社会保险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同时大规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符合规定证书的劳动者,给予400-1500元/人不等的培训补贴。通讯员 扬人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