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新善风采|“‘新’心相印”服务品牌:聚合“新”力量,彰显“新”作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2 11:53:0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宿迁市湖滨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心打造“‘新’心相印”服务品牌,通过政治引领、产业助推、公益帮扶等多维度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区1100余名新阶层人士中,已有超过32%的专业人士扎根乡村,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组织机制创新,凝聚“新”力量

湖滨新区新联会自成立以来,在市委统战部和区组宣统部的大力支持下,紧扣“宿新·助农”七大行动目标,创新构建“1+1+3+N”工作机制,建立覆盖“大数据+”、膜材料、现代水产等重点产业链的三级组织网络,提升助农服务的精准度和专业性。区组宣统部整合30余项资源,打造“链上之家”“新阶层人士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新新’发展联盟”三大载体,建成1个区域联谊中心和15个企业联络点,推动“1中心3基地”体系高效运转,形成“引领—联谊—服务—发展”的良性生态。

“新阶层人士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建设。内设7个展示模块、3个交流平台和5个发展功能区,是新阶层人士施展才华、服务乡村的重要舞台。去年以来,基地已举办技术研讨、项目对接等活动12场,超600人次参与。

突出事例鲜活,彰显“新”作为

1. 数字赋能农业,电商带动增收

8月21日, 湖滨新区新联会副会长、江苏胖墩墩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敏率领直播团队深入皂河镇船闸社区,开展“全媒体助农e线签”项目专项指导活动。杨敏从农产品特色提炼、直播脚本设计、镜头语言运用、观众互动技巧四大核心维度展开讲解,提出“文化赋能+场景营销”创新思路。

“之前总觉得直播就是‘摆产品、说价格’,今天才知道可以结合船闸水韵特色做内容,思路一下子打开了!”社区直播团队成员小韩感慨道。据了解,该项目已为船闸、刘庄等9个村居提供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帮助社区水产品附加值提升10%以上,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5%。

2. 文旅融合创新,品牌提升显著

湖滨新区新联会积极引导会员融入文旅发展大局。副会长沈佑莉等20多名会员先后参与骆马湖音乐节、沙雕艺术展等活动,通过展销农产品和非遗手作,既提升了收益,又提升了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美誉度。会员范丽娟创办的“柴窑面包博物馆”成为区域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游客体验乡村游。

湖滨新区新联会先后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主题活动40余场,惠及市民游客超35万人次,实现文旅活动与新阶层人士参与的无缝对接。配合皂河镇打造特色“非遗街区”,推出“水韵江苏·魅力西楚”非遗三日游线路,该线路获评“水韵江苏”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

3. 公益服务暖心,社会责任彰显

8月5日,湖滨新区新联会会长李保峰一行到井头街道开展“‘新’心相印 夏送清凉”公益活动,为40余名环卫工人送上装有毛巾、风油精、防中暑药等物品的“清凉大礼包”。

“近期高温考验大,但社会组织的关心让我们心里温暖,觉得付出被大家肯定。”环卫工人张先生感动地说。此外, 湖滨新区新联会还通过举办“掼蛋慈善赛”等公益赛事筹集善款,定向帮扶10名困境妇女儿童,累计开展慈善公益活动6次,捐赠物资价值2万余元,引导19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阶层人士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的“科技研发区”,由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建,集聚15名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专注于河蟹良种选育和“霸王蟹”养殖技术研发,为产业创新提供全面支撑。

该区域配备室内养殖、生理生化、营养分析及分子实验室等多功能单元,已开展10余项新技术与新养殖模式实验,多项实验取得重要进展,帮助“六月黄”实现定量定时上市,推动产业消费升级。

同时,构建“新农人实训基地+电商直播联盟”双轮驱动模式,开展“新智汇”“新膜力”“新农人”等系列培训活动7期,覆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与高校共建9个产学研合作平台,为21名新阶层人士申领超120万元政策补贴,5人担任产业链“首席技术顾问”,参与智慧农业等3个项目攻关。

湖滨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宣传统战部部长单梅表示:“‘新’心相印服务品牌已成为新区统战工作的亮丽名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升级服务体系,凝聚新阶层人士力量,为骆马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据统计,湖滨新区新联会通过实施“四大工程”——强基固本、数字赋能、产业振兴、公益护航,已带动助农直播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推动特色农产品溢价超10%,真正实现了新阶层人士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随着越来越多新阶层人士加入,湖滨新区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