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教室 多方受益 启东市“爱心暑托班”解家长育儿忧、搭青年实践台、添儿童假期乐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0 18:45:00
暑假一到,孩子放假,家长上班,大学生忙着找实习,一头是“看护难”,一头是“实践难”,不少家庭直呼“难上加难”。为解决这一民生“痛点”,启东团市委协同启东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盘活各方资源,今年在全市设立26个爱心暑托班点位,招募260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托班实践,探索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解家长之忧:孩子有处去,暑假更安心
“孩子没人带,一放假我们就头大。现在好了,暑托班办在了家门口,接送方便又安全,太贴心了!”家住南街道南苑社区的周女士说。
启东市爱心暑托班自2023年开始开设,为方便家长接送、大学生实习便捷,暑托班主要依托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致力把学习课堂、实践课堂办在群众家门口。托班课程有假期作业辅导、安全教育,还有素质拓展、劳动体验、文体活动等,努力实现青少年“看护+成长”双提,让孩子们既能学知识,也能拥有快乐、充实、有序的假期。
今年暑假,启东团市委还积极为暑托班链接优质教育资源,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学生代表走进启东高新区(近海镇)的暑托班课堂,为孩子们带来科学启蒙课,将前沿知识融入趣味互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搭青年之台:返乡大学生有了社会实践的好地方
一头连着青少年,一头连着大学生,启东市爱心暑托班也逐步成为返乡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锤炼能力的重要平台。暑托班各点位的沟通协调、志愿者分组、课程设置等主要由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自主完成,启东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建立即时沟通渠道、编制《爱心暑托班志愿者服务手册》、组织应急救护培训、设置教学日志、建立常态化巡查督导等方式,不断提升爱心暑托班的服务质量成效。
从备课、教学、活动组织到情感陪护、心理疏导,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用心用情全流程参与,将自己的所识所学倾注给每一位暑托班的青少年,不仅收获了孩子们的感谢,更得到了自身能力的提升。“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来自不同年级,备课要考虑他们的感兴趣程度、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事宜,各方面都要考虑周全,每一天都是挑战但更是自我的成长。”来自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施俊羽这样说。
育协同之效:家校社联动,育人有温度更有力度
爱心暑托班,是孩子们的临时课堂,更建立了家长、学校和社区的协同育人平台。在启东,“爱心暑托班”不仅是一个服务项目,更是一次助力基层治理的创新尝试,每个托班背后,都汇聚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托举。政府部门统筹资源整合,村、社区提供实地保障,社会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家长朋友共同陪伴成长,这种“政府引导、社区主导、社会参与、家校协同”的育人模式,正在启东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暑托班中找到兴趣点、拥有收获感,各区镇、街道基层团组织还在“共性服务”之上,形成了一批“有温度、有亮点”的特色品牌,如高新区(近海镇)“小候鸟”爱心暑托班,就特别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情感陪伴与城市融入;吕四港镇“小浪花”爱心暑托班,融合当地海洋文化与红色传承,形成一批有深度、有特色的课程;汇龙镇“童心港湾”爱心暑托班,注重青少年心理关怀与家庭教育联动;北新镇“小新星”爱心暑托班,托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暑假陪伴。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个社区也都有了不一样的“育人味道”。
一件实事,托起万家安心;一方课堂,点亮共同成长。启东市爱心暑托班自开设以来,已直接服务1800多名青少年,并已成功延伸开设了十多期爱心寒托班。启东团市委也将在每一个寒暑假,用温情、用责任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断为城市注入育人新活力。
通讯员 杨红 王依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