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帆奋“竞”,决战决胜“十四五” 启东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侧记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9-06 21:18:00
9月6日,启东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召开。会议动员江苏省启东市全市上下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点”实践要求,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向海图强,力拔头筹,奋力夺取“十四五”圆满收官。
牢记殷殷嘱托,勇担发展使命。与会人员在分组讨论时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坚定“进”的信心,鼓足“拼”的劲头,高质量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
巩固向好之势 锻强发展韧性
启东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卫丰表示,将加快推进全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度。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锚定经济发展大局,全流程高效服务,助项目建设早开工早投产。创新推动代办帮办服务向增值服务拓展,以成熟专业的管家服务团队为载体,主动下沉企业一线,提供集成式、打包式服务。线上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整合政策、市场、人才等多维度的增值服务集成模块,力争打造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启东监管支局局长樊雄辉表示,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防风险、强监管和促发展各项工作,全力为启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需求精准匹配,为GDP增长注入持续动力。聚焦全市特色产业和企业实际需求,扎实做好金融补贴大文章,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紧盯改革工作和企业融资需求协同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处置工作,全方位助力启东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启东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顾赛杰表示,将立足地方区位优势、经济发展趋势和规模增长态势,积极在电力保供、优质服务、绿色转型上攻坚突破,努力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在打造高质量的服务上奋力作为,更加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精准服务省市重大项目,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强有力支撑。在打造高质量的新型电力系统上奋力作为,围绕用户效益需求,拓展节能增绿服务,协同打造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增强启东外向型支柱产业市场竞争力。
汇聚新质之力 培育发展动能
推动创新更好赋能产业是全会对科技工作的重要部署。启东市科技局将以最高的责任感和最强的执行力,以“争先创优”的目标追求,“力拔头筹”的奋进姿态,努力交出科技创新工作攀高争先的发展答卷。加大主体培育,打造更具潜力的创新矩阵;夯实平台支撑,打造更具实力的创新载体;提供周到服务,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激发内生动力,打造“敢为善为”的创新队伍,努力将科技创新的“最大潜力、最大优势”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胜势”。
高新区(近海镇)将以更实路径掀起海洋经济“兴产热潮”。锚定全市“海洋强市”战略,系统谋划海洋农业、海洋工业、海洋科技发展路径,加速抢占海洋产业发展赛道。以更强攻势掀起项目建设“攻坚热潮”。紧盯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多元精准招商行动,攻坚招引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高效推动目标项目从“在手在谈”到“签约落户”。以更硬举措掀起科创赋能“冲刺热潮”。围绕平台打造、企业创新、人才引育,全面开展科创赋能提升行动,加快形成科创项目“铺天盖地”、高新企业“全面开花”发展局面。
作为启东海工船舶地标产业的主战场,海工园(寅阳镇)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阶段,海工园(寅阳镇)将坚定向海图强的战略思想,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高端海工装备+特种船舶修造+清洁能源装备”三位一体产业集群。打造科技人才新高地,聚焦人才引育,深化产学研合作,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全力助推启东向“下一个千亿”目标迈进,为“十四五”完美收官践行海工担当。
走好协同之路 聚力向海图强
“推动向海图强从‘争先’走向‘领先’是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对我们工作的重要部署。”启东市委常委、吕四港镇党委书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裕兵表示,将锚定“三千一百”目标,深入实施吕四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充分放大“深水港口+广阔腹地+综合集疏运体系”优势,全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加快“千亿大港”崛起腾飞。全力打造长江口油气装备、综合能源、粮油物流、件杂货物流、风电母港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做好要素保障、开放保障、城市保障、资金保障和作风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质量完成,为启东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作出吕四港贡献。
南阳镇党委书记朱德新表示,将紧扣“龙头领跑、梯队协同”的产业培育主线,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神通海工高端阀门项目建设,依托海工船舶产业基础,促进阀门技术与装备需求深度对接。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赛道,推动“星地一体化”项目投运,支持企业拓展卫星应用场景。促进服务业发展,引进医药冷链、供应链管理等高端服务业项目,确保年内产业园高标准厂房二、三层去化率超过50%。
“全会报告站位高远、统揽全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启隆镇党委书记张冬雨表示,将发挥“省际毗邻”区位优势,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局。持续发挥对接上海“桥头堡”作用,积极抢抓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加快建设重大机遇,以“毗邻党建”为引领,通过活动联办、区域联治、发展共推,不断深化跨区域政务服务、医疗卫生、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合作,持续推动组织共建、交通共联、人才共育、生态共融、民生共享、平安共治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逐步构建起跨省界、跨体制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合作体系。
展现宜居之美 回应民生期盼
“全会对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出目标、方法和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表示,将继续加强粮食生产管理,夯实秋粮稳产丰收基础,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统筹推进海淡水养殖和技术革新,稳步提升水产产量和产值;加快吕四省级渔港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级渔港经济区申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重点项目落地;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推进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紧盯重点难点和关键缺口,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全会报告中,对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村社区‘两委’换届等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启东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王兴建表示,将充分发挥市社工人才和志愿服务联合会、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的平台作用,推动健全我市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持续开展“暖民心”“惠民生”“解民忧”活动,擦亮我市志愿服务品牌;强化协调联动,落实落细“情暖东疆”专项行动,切实增强弱势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将‘新活力’注入乡村振兴,是全会对我们工作的重要部署。”东海镇党委副书记陆红磊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收益结构单一、村际差距较大等问题,深入调研、统筹推进18个村资源盘活与抱团发展。通过镇级强村公司引领,带动商贸、光伏、环卫等多元化项目落地见效,形成“村企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各村结合实际探索“一村一例”路径,逐步建立起因地制宜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集体经济从“单点突破”迈向“多点开花”。
融媒体记者:李天舒 钱爱仁 张春柳 卢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