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数据赋能破解“两车”治理难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5 17:44:00
面包车与电动二、三、四轮车(简称“两车”)的治理关乎道路交通安全基础以及群众出行环境。今年以来,仪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以“除隐患、保安全、促畅通”为目标,聚焦“两车”安全治理难点,以数据赋能为牵引,通过精准画像锁定风险、共治联动破解难题、浸润宣教筑牢防线,全方位织密“两车”安全防护网。行动开展至今,相关违法现场查处量及重点时段占比、扣留车辆数及重点时段占比均稳居扬州县市首位,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同比下降7.1%,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均同比明显下降,城乡道路通行秩序持续向好。
数据画像 锁定风险靶心
“过去靠路面巡查发现问题,现在用数据说话,整治靶向更精准。”针对“两车”分布散、违法动态性强的特点,仪征警方打破信息壁垒,整合车辆登记、违法记录、事故数据等信息,绘制出清晰的风险“热力图”,锚定早6时至8时、晚16时至18时为违法高发“窗口期”,中央大道、201县道等路段为违法“重灾区”,以及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期间面包车超员、非标电动车违法载人等周期性突出风险点。
依托画像成果,他们构建起覆盖“销售-流通-使用”全环节的风险管理台账。在源头管控方面,对摸查发现的 6 家有销售非标电动车问题的商家,标注了风险等级,给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执法提供了精准的目标。在重点车辆管理上,为1511辆电动二、三轮车建立电子档案并加装智能列管标志,实现行驶轨迹的动态追踪与预警。在隐患清零上,对面包车实行“三色管理”,根据逾期未检验、违法记录等情况标注“绿、黄、红”三色状态,“红码”车辆将被列为重点拦截对象,已累计拦截核查此类车辆125辆。
精细施策 构建共治格局
“现在村口劝导员常提醒,骑电动车戴头盔,面包车不能挤太多人。”这是仪征市马集镇村民王师傅的感受,反映出整治行动给基层带来的变化。交管部门将警力下沉至乡镇集市、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创新推行“定点检查+铁骑巡线+视频巡查”三位一体勤务模式,在违法高发点位开展常态化整治,行动期间,累计投入一线警力588人次,查处电动二、三、四轮车违法5458起,面包车违法18起,重点时段违法查处率达60%。
仪征警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前期建立的风险台账,采取常态、突击、暗访等方式深入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商铺及企业,深入了解进货渠道、销售行情、安全状况、质量保障等情况,核查问题商家6家,查扣非标车辆23辆,依法处罚并责令整改,有效扎紧市场入口关;积极推动邮政、环卫等行业制定车辆更新计划,通过政策补贴引导淘汰更新老旧车辆135辆,累计淘汰非标电动三、四轮车500余辆,加速了车辆合规化进程;针对电动车违规充电、停放衍生的消防安全隐患,协同消防、住建部门排查居民小区120余个,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车800余辆,规范设置充电设施35处。
此外,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组织网格员、驻村辅警等基层力量,在务工人员集中村社开展驾驶证资格核查,现场整改隐患47处,将管理触角延伸至最末梢。
浸润宣教 筑牢思想防线
“上个月隔壁村一家三口坐非法电三轮赶集,为了躲货车翻进沟里,大人小孩全受伤,一家子日子全被打乱了!”在仪征新集镇举办的交通安全宣讲会上,民警用方言土话讲解身边典型案例,引发村民强烈共鸣。
今年以来,仪征警方聚焦“两车”驾驶人、乘坐人主要是中老年人群体,深入推进“护老行动”,联合社区网格员对事故多发村镇开展“敲门行动”。通过组织群众观看事故视频、参加交通劝导活动等方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目前,已开展巡回宣讲56场,覆盖“一老一小”4000余人。
同时,丰富宣教载体提升传播效能: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两车”安全知识短视频10余条,制作的面包车疲劳驾驶警示片被“江苏交警”视频号转载推广;充分运用安全警示教育车、交通安全宣传栏阵地、宣传大喇叭等媒介,特别是农村大喇叭,每日三次播报“出行顺口溜”,用通俗语言普及安全知识;在事故易发、违法高发路口新增4套智能“哨兵”设备,通过雷达自动感应主路、支路来车,同步进行“文字+灯光+语音”提醒,打造群众通行“看得见听得清”的安全路口;组织警力深入重点客货运输企业,上门开展专题宣讲会3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册,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通讯员 徐俊 蒋春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成沫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