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优秀×2!扬州这对双胞胎兄弟

来源: 扬州发布

2025-09-05 16:41:00

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前不久落下帷幕,来自宝应中学的双胞胎兄弟黄明礼、黄明诚表现亮眼,其中黄明礼斩获高中组创意智造项目最高荣誉 “创新之星”,黄明诚荣获 “交流之星”,兄弟俩携手在全国舞台上交出了亮眼答卷。新学期伊始,记者走进宝应中学,探寻这对“科技双子星”的成长故事。

赛场:

最默契的备赛“搭子”

“那几天几乎没合过眼,一直在调试设备、优化方案。”回忆起备赛经历,黄明礼语气里满是坚定。指导老师陆莹感慨:“黄明礼的作品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优秀,更难得的是他关注到了‘科技如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比如用智能算法优化社区老人的出行提示,让冰冷的代码有了温度。”

黄明礼偏重算法设计,黄明诚则热衷硬件搭建,兄弟俩成为最默契的搭档。“我们经常‘吵架’,吵的都是技术方案的细节。”黄明礼笑着说,“但吵完之后,总能找到更优解法。”黄明诚补充道:“冲国赛那段时间,我们是彼此的‘后盾’,他帮我完善模型功能,我帮他测试代码、修改答辩PPT。”

家庭:

守护好奇的“温暖蛋壳”

兄弟俩对科技的热爱,早在幼年就埋下了种子。“他们三四岁时就总凑在电脑前,眼神里满是好奇。”兄弟俩母亲分享说,“我们没阻止,反而陪着他们一起‘玩’——键盘、鼠标成了他们的‘大玩具’,家里旧电脑主机,也任由他们拆开研究内部构造。”

这份“宽容”背后,藏着父母的理性引导。“鼓励探索,但规矩不能少。”父亲补充道,“我们和孩子约定:可以拆设备学技术,但绝不能沉迷游戏。他们的压岁钱,大多也变成了电子元件、编程书籍,一点点搭起了家里的‘小实验室’。”

正是这种“开放却不放纵”的教育理念,像一层温暖的“蛋壳”:既护住了兄弟俩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又将这份兴趣引向“创造”,为他们的科技之路筑牢了第一块基石。

学校:

打造成长的“创新温床”

如果说家庭是守护好奇的“蛋壳”,那学校便是助力成长的“孵化温床”。从小学初次接触机器人社团,到初中在创客空间里初试身手,再到高中考入宝应中学——即便课业压力渐增,学校始终为兄弟俩的创新实践留足了空间。

“这两个孩子不一般,他们不只是‘会编程’,更是‘爱创造’。”创客社团指导老师周庭栋提起兄弟俩,满是认可,“下课铃一响,他们总追着我问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周末也常泡在实验室。”

班主任陈宏宝也格外留意这份特殊的热爱:“他们能把科技实践当成学业的‘调剂品’,既能沉下心搞研究,又不耽误功课。我们会尽量给他们弹性时间,支持他们参加比赛、打磨作品。”

未来:

让科技梦想“照亮”现实生活

兄弟俩的故事,正在宝应中学悄然发酵。受此感召,越来越多学生主动加入创客社团。如今兄弟俩已升入高二,即便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他们却有着清醒的认知:成长从没有所谓“密码”,关键在于热爱。而这份对科学的热爱,更让他们对“科技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科技不是孤芳自赏的‘炫技’,而是要赋能普通人的生活。”黄明礼说,未来他想深耕技术领域,做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创新,“比如让智能设备更贴合老人、残障人士的需求,让科技温暖每一个角落。”黄明诚则希望未来能回到中学做科创导师:“就像周老师、陆老师曾经帮助我们那样,去点亮更多孩子的科技梦想。”

通讯员 袁晓东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肖讷 文荟

视频来源 江苏省宝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