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东海牛山街道:见人见物见精神 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19:18:00

扬子晚报网9月3日讯(通讯员 刘玉 记者 孙锐)“您认为,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革命先辈穿越烽火硝烟?”一个提问声在会场响起。日前,在东海县牛山街道的一场红色教育宣讲会上,“五老群体”带领青少年回顾了1931年至1945年的抗战烽火岁月。当被问及人民军队的品质时,“不怕牺牲”“战略智慧”“视死如归”等回答,饱含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

“洞里40℃高温,衣服烂在身上,伤口泡得发炎,没人喊过退……”对越作战老兵关怀宪讲述了猫耳洞战役的亲身经历。台下,几十双眼睛闪烁着泪光。在讲述中,一个个鲜活的战斗场景,历历在目,让穿越时空的坚守和永不褪色的忠诚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从战火纷飞的岁月到和平发展的新时代,精神的传承从未间断。“他说我做的都是些平凡小事,能帮到别人,心里就踏实。”社区工作人员讲述着道德模范的事例和点滴善举,如春风化雨般带动辖区居民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时代的奋进力量在基层生根发芽。

听亲历者讲述真实的历史细节,观摩典型人物的日常言行,感受精神传承的实际案例……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中,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新时代践行者用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实践,为居民们上了一堂最鲜活的思政课。这种“见人”的教育方式,通过“一个故事影响一群人,一位楷模带动一代人”的方式,让理论宣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实”起来,让文明实践“动”起来。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感动中受教育,在共鸣中强信念,在践行中见行动,真正实现了红色基因入脑入心、文明实践见行见效。

在东海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东海县好人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档案资料、手稿原件静静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和当代好人的先进事迹。辖区居民和青少年们在沉浸式的参观学习中,坚定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开展的“红色家书诵读”“英雄故事会”等全民阅读活动,大人小孩围坐一堂,《小英雄雨来》等经典读物成为“精神富矿”;灯光渐暗,银幕亮起,一场场“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影片映入眼帘,银幕上的画面,让观众深切感悟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更将红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自编自演的歌舞、小品等作品,引来居民阵阵掌声。

东海县科技馆、社区的科普角,各种科技模型和展品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们。村社举办科普活动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探索和体验科学的平台。孩子们在感悟科技魅力中在心里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历史文献、艺术作品、科技展品等资源,是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载体。这种“见物”的教育方式,通过“物载史、史育人”,帮助居民建立直观的历史认知,强化记忆留存,激发传承自觉,让红色教育可触摸、可感知、可理解。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海县牛山街道创新红色教育形式,通过“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文明实践,实现情感共鸣,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活在当下,更如不灭的火种,融入了日常,点亮未来,成为凝聚人心、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注入不竭动力。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