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掰半片应付、大概喝一勺、融进甜果汁,给娃用药喂药你“犯错”了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3 14:39:00

孩子身体不舒服,持续咳嗽。“良药苦口利于病”,老人怕孩子不肯吃药,把咳嗽药混在牛奶里喂。还因为孩子挣扎哭闹,强行捏着鼻子灌下去。结果几口下去,孩子呛得小脸发紫,咳喘不但没好转,第二天反而更重了。9月3日,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借一起刚刚发生的病例,给家长朋友普及科学有效的儿童用药喂药知识。

“飞飞咳嗽个把月了,这两天越来越重,呼吸的时候好像拉风箱。家里老人把咳嗽药混在牛奶里,捏着孩子鼻子灌下去。没有想到,飞飞的病情不轻反重了!”主治医生介绍,她的一位朋友急匆匆打电话询问,自己一听便知,应该是喂药方式不对,加之药物吸入气道,刺激黏膜诱,引发咳喘加重。

儿童用药喂药要科学

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江苏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霞说,这样的喂药场景,很多人都觉得似曾相识。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远弱于成人。科学用药,不是小事,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防线。

专家表示,学习一点儿童用药知识,避开那些隐藏的“喂药坑”,完全必要。对于儿童而言,用药有“四大原则”,家长应予重视。

1.首选“儿童专用药”。成人药减量给孩子吃?风险很大!儿童药不仅在剂量上更精准,剂型也往往更适合孩子——比如滴剂、口服液等。像常见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儿童推荐用滴剂或口服液,而不是掰半片药应付。

2.剂量必须“精打细算”。“大概喝一勺”寓意着风险可能降临!正确做法是:按体重计算剂量,并用配套量杯、滴管精准取药。别用家常汤勺代替——你家的勺子真的不准。

3.吃药时间和疗程不能随便改。症状减轻≠痊愈!记住:擅自停用抗菌药,容易导致细菌耐药,下次再生病,可能使药效明显降低。某些药对服用时间很挑剔:比如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哮喘建议睡前吃,既能防夜间哮喘,又能减少白天嗜睡。

4.药品存储不可“统统进冰箱”。糖浆冷藏可能析出结晶,导致浓度不均;胰岛素开封使用后冷藏,反复的温度变化反而影响药效的稳定性;牢记:所有药品按说明书条件存储,避光、防潮是基本。

采访中专家还给出了针对儿童的四大常见用药误区。

一是把药融进牛奶或果汁。比如蒙脱石散和牛奶同服,反而加重腹泻。应用温水送服,与奶、果汁隔开1-2小时。

二是一发烧就服退烧药。体温<38.5℃先物理降温+多喝水;≥38.5℃再用药,间隔4-6小时,每日不超过4次。

三是强行灌药。这样做容易呛入气道,引发吸入性肺炎。建议改用喂药器沿口腔侧壁缓慢推送,或者分散注意力再喂。

四是开封后药还按“有效期”用。瓶装液剂、眼药水等开封后有效期会缩短(通常1-3个月),不能完全按外盒日期服用。

专家提示,孩子健康无小事,在喂药这事上,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再明知故犯了。请牢记不强迫、不侥幸、不盲从,使用专门的喂药工具,用药前多问一句药师或医生,才是真正为孩子负责。

通讯员 蔡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