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抗战记忆 ㉗|无畏乡“十八只雄雕”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8-29 15:35:00
在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中,无畏乡(今启东市合作镇富安镇西北一带)“十八只雄雕”战斗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战斗乐章。这 “十八只雄雕”,是无畏乡俞志高、茅廷秀、顾志高、吴善忠、汤学义、杨文锦、汤学忠等18名民兵的光荣称谓。他们自幼饱受压榨与剥削,亲眼见证日本鬼子 “扫荡”“清乡” 时烧杀抢掠的种种罪行,反抗压迫的种子早早在心中埋下。1941 年初,茅廷秀、汤学义、顾志高、吴善忠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十八只雄雕”中的骨干力量,带领队伍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1943年春,无畏乡的黄国章、黄国良兄弟沦为汉奸,当上伪保长后,频繁抓捕我方干部与民兵,强行摊派捐款,无恶不作,群众对他们切齿痛恨。民兵们决心铲除这两个作恶多端的坏蛋,可这2人十分狡猾,白天从不单独上街,夜晚便龟缩在敌据点中不出,民兵们一时难以得手。农历二月二十七日,陈鸿鹄传来情报:黄氏兄弟正在黄国章岳父施圣道家赌钱,从下午起便一直待在那里,未曾返回据点。茅廷秀判断这是下手的绝佳时机,立即作出战斗部署,将当时在家的13名民兵分成三组:一组由他带领4人负责进屋捉人,一组由吴善忠带领2人镇守后门,另一组由张德兴带领4人把守富安镇通往施宅的路口,严防据点内敌人出动增援。时至黄昏,西北天空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片刻后便狂风暴雨大作。民兵们顶风冒雨,迅速抵达目的地。按照原定计划,茅廷秀与吴善忠两组人马迅速逼近施家前后门,此时施家宅内的狗叫声此起彼伏,惊动了屋内的黄氏兄弟。施圣道刚开门查看,茅廷秀的刺刀已对准他的胸膛。屋内4张赌桌旁的赌棍瞬间乱作一团,几名民兵当即控制住黄国良,茅廷秀手起刀落,将其就地正法。黄国章则躲到床上,被民兵拖拽而出,行至离富安镇据点西北三里左右的小石桥时,他突然跳河潜逃,茅廷秀、顾志高、黄作群毫不犹豫地扑下河去,终将其刺死在河中,为民除去一大祸害。
此后,“十八只雄雕”愈发勇猛,常常潜入敌据点开展锄奸行动,让汉奸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曾深夜进入据点,规劝叛变投敌的季南耕迷途知返;面对顽固不化的徐宝明,果断出手将其活捉;对罪恶累累的刘允辉,也成功生擒归案依法惩处。这一系列雷霆行动,让地方上的奸伪分子心惊胆战,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1943年8月27日,无畏乡民兵得到情报:8名鬼子、16名伪军即将前往刘仲元学堂附近抓人、收捐、抢夺财物。茅廷秀立即带领民兵,在杨家友窑南宅的芦苇丛中设下埋伏。当日伪军抢得包裹、鸡鸭等物资后,来到杨家友窑河东的朱家宅,忙着杀鸡宰鸭、纳凉嬉笑,完全放松了警惕。茅廷秀随即把民兵分成两组,分别占据朱家宅西北和东北的有利地形,在两棵大树后瞄准敌人。随着枪声响起,几名伪军当场被击毙,其余敌人乱作一团,慌慌张张地边胡乱还枪边向据点逃窜。民兵们乘胜追击,截下了所有被抢物品,还缴获步枪3支、子弹数十发,取得了一场漂亮的伏击胜利。
1944年正月十五,吴善忠获得情报:中央镇“清乡”队长严进才邀请富安镇日军藤井小队长赴宴。经过周密分析,茅廷秀选定盘陀湾作为伏击点。接近中午时,藤井一行十多人由南向北而来,待他们完全进入伏击圈,民兵们立即拉动地雷引线,“轰隆”一声巨响,地雷炸开,1名伪军当场被炸得血肉横飞。紧接着,民兵们的排枪齐射,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待据点内的敌人闻声赶来增援时,民兵们早已撤离得无影无踪。
无畏乡民兵始终依靠党的领导,一边坚决打击敌人,一边全力保护群众,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群众亲切地称这18名民兵为 “十八只雄雕”,将无畏乡赞誉为坚不可摧的“铁皮乡”,还编唱民谣传颂他们的功绩:
“十八只雄雕” 扛起枪,打击日伪保家乡。
无畏乡是“铁皮乡”,不容敌人烧杀抢。
倘敢再来碰一碰,定叫他去见阎王。
这曲民谣,至今仍在当地流传,见证着“十八只雄雕”与无畏乡百姓在抗日烽火中结下的深厚鱼水情,也铭刻着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