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扬州人大专题审议“营商环境”议案办理工作——开清单、解密码,为营商环境“精准把脉”!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7 11:03:00

8月26日上午,扬州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召开。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并审议市政府关于《关于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企业友好扬州样本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和经济工委的督办报告。翻看着议案办理材料汇编,一页页为营商环境“精准把脉”的清单,揭开了扬州如何让企业安心筑巢的行动密码。

聚焦“1号议案”:精准施策,开启“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新境界

今年初,吴顺文等10位代表以《扬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为契机,从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际出发,向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企业友好扬州样本的议案》,提出“切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持续优化中介机构服务”“加快推动惠企政策兑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建议,被确定为大会“1号议案”。

为清单式推进议案办理工作,在督办过程中,扬州人大将“1号议案”分解为4大类15项重点工作的交办清单,与《条例》64项条款、“2号文件”60项目标任务深度融合,逐条分解至40个责任部门,形成“任务清单化+目标节点化+责任专班化”的闭环落实机制。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孔令俊对《条例》实施和“1号议案”办理工作提出过“六个更”要求:以更高要求、更大力度,推动《条例》有效贯彻实施。通过“清单式、项目化”推进,确保条例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改革力度与温度。以更高站位、更实成效,推进“1号议案”高质量办理。把“1号议案”办理与市委“2号文件”落实、《扬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紧密结合、一体推进。以更新理念、更优服务,打造企业友好型城市。加强战略引领,将企业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理念充分体现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政策供给,强化精准服务,既亲而有度,又清而有为。

落实“1号议案”:逐项销号,部门交出工作成绩单

“要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涉企行政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意见。“推进准入提速,全省率先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和省内迁移‘一件事’,‘联动筛查’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 在分组审议时,市政府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报告了“1号议案”办理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计划安排。一份份成绩单上既有数据支撑,也有攻坚承诺。

为更好推动议案办理工作,7月扬州人大还专门召开议案办理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并邀请江苏瑞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成委等省、市人大代表参会,提出完善司法审查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意见建议,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企业友好型城市”良好生态贡献“金点子”。

强化“1号议案”:汇聚合力,共同下好营商环境“一盘棋”

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扬州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科学治理、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市场主体经营活力的有力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建年指出,以《条例》的贯彻实施与“1号议案”督办推进为抓手,合力推进“企业友好型城市”建设是扬州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接下来将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持续跟踪监督,并充分发挥财经领域专业代表作用,切实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也表示,将以这次议案办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聚焦短板弱项,切实提升政策供给和实施效率。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实现法律法规刚性约束与人文关怀刚柔并济,多措并举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提质增效。

亲清之风起,千帆竞发时。当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之力与市政府的执行之效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航道上同频共振,扬州正以“企业友好型城市”为灯塔,呼唤着更多企业驶入这片充满机遇的港湾。通过全周期的服务、全要素的保障、全天候的响应,加快将“好地方”扬州打造成为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的“企业友好型城市”的承诺,已不仅是愿景,更是扬州向未来递出的金色名片。

通讯员 陈洁文  杜超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