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7岁小游客遭遇车祸危在旦夕,连云港这家医院多科协作力挽狂澜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1 21:51:00
8月16日上午9点20分,连云港市连云区连岛附近,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打破了假期的宁静——7岁的小游客妙妙(化名)随家人来连旅游时,被车辆撞倒,头面部、胸部、骨盆多处受伤,鼻腔和外耳道不停出血,生命岌岌可危。
术中
紧急接力:从急救到多科会战
120紧急将孩子送往附近医院,因伤势过重,于11:06转至连云港市立东方医院急诊科。该院颜世显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安排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
当天11:25,头颅、胸部、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颅底骨折、肺挫伤、骨盆多发骨折。病情危重,医疗总值班当即指示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救治!
短短5分钟内,耳鼻喉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的医生们相继赶到急诊抢救室。面对患儿汹涌的鼻出血,耳鼻喉科秦基云主任医师迅速实施膨胀海绵鼻腔填塞压迫止血,暂时稳住出血态势。
经多科室紧急会诊,患儿以“多发伤”被收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一场与死神的赛跑进入关键阶段。
与死神赛跑:重症监护室里的坚守
当日中午12:16,患儿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何洪雨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发现,孩子仍有鼻出血,且呕吐两次血性胃内容物,随时可能因呕吐物窒息危及生命。“保持气道通畅,是抢救的首要任务!”紧急联系麻醉科杨爱兴副主任医师床边气管插管,气道通畅后,又马不停蹄安排备血,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很快险情再发:患儿口鼻仍有血液流出,血压骤降至85/42mmHg,出现休克症状!紧急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步启动。神经外科医疗组组长刘宇梁主任医师立即启动MDT多学科救治团队,介入科王昭波主任、耳鼻喉科朱兴中主任、麻醉科程芳主任、胸外科牛建昌主任、普外科范育珠医生、骨科宋涛医生等联合讨论快速拟定最佳治疗方案。最终决定实施颈外动脉血管栓塞术+鼻内镜下鼻射频止血术。
随后,患儿被送入DSA室。医务处陆业成副处长坐镇指挥,神经外科主任王建伟全程协调。输血科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不计代价保障血源供应,最终为患儿输血2300多毫升——这几乎相当于一个7岁孩子全身的血换了两遍!
术中查明,患儿左侧中鼻甲穹隆粘膜裂伤,左侧上颌动脉分支血管断裂。介入科王昭波主任医师精准操作,用明胶海绵成功栓塞断裂血管,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术后,患儿返回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术后第五天孩子已能自主进食
绿色通道显担当,多科协作铸生命防线
术后第二天脱离危险,转危为安。妙妙的父母对医院充满感激,多次向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表达谢意。
此次抢救中,体现连云港市立东方医院创伤中心高效运转,医务处统一指挥协调,MDT团队高效运行,急诊科、神经外科、介入科、耳鼻喉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儿科、输血科等多科室无缝协作,不仅展现了该院在重症患者救治中的高水准,更体现了“生命至上”的医者担当。
据了解,连云港市立东方医院神经外科在颅内自发性出血、颅脑外伤、颅内动脉瘤、脑肿瘤等疾病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技术独到。此次成功抢救外伤鼻出血致休克的低龄重症患儿,再次印证了该院多学科协作应对复杂危重症的实力。看到孩子转危为安,每一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由衷地感到欣慰——所有的辛劳与坚守,都在生命苏醒的那一刻有了最温暖的答案。
通讯员 张杨文 何洪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