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科学救护”连云港海州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0 18:16:00
“当时就看见这只鸟翅膀流着血,蜷缩在菜地里挣扎,赶紧打了 12345!”昨天,家住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的市民李大姐回忆起救助红隼的经历,她至今仍难掩激动。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过专业救治后,已于日前在锦屏山自然保护区成功放归。
市民救助受伤的夜鹭
今年以来,海州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捷报频传,成功救助各类野生动物 30 余只,其中包括 2 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 余只省级 “三有” 保护动物。从普通市民到职能部门,一张 “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科学救护” 的保护网正悄然守护着城市里的生灵万物。
“群众是野生动物保护最坚实的基座。” 海州区农业农村局的负责人拿出统计数据,今年所有救助案例中,95% 的线索来自市民举报。近日,有市民发现一只翅膀受伤的夜鹭,通过 12345 热线联系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半小时内就赶到现场。除了提供线索,市民还主动参与保护行动。不久前,在海州区农业农村局举行的野生动物放归活动中,20 余名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清理栖息地杂物,向游客普及保护知识。“看到自己救助的动物重返自然,特别有成就感。” 参与活动的市民张晓明说。
海州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救护的画眉鸟
海州区公安、城管等部门与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联动,信息共享,显著提升了应对涉野生动物案件的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专业救护能力,今年 5 月破获的非法狩猎案就是典型案例,当时,农业农村局在巡查中发现可疑线索,立即联合公安、市林业站开展行动,当场抓获嫌疑人王某如,查获 10 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多部门联动机制让救护环节无缝衔接——公安部门固定证据后,救护人员第一时间接手,通过专业评估、伤口处理、营养补给,一个月后所有鸟类均达到放归标准。目前王某如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林业站建立了科学的后续管护机制,对于经专业评估确认健康状况良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工作人员会精心选择适宜其物种习性的栖息地进行放归;而对于丧失野外生存能力或需要特殊照料的个体,则第一时间转入救护中心进行专业的医疗救治、康复饲养、人工繁育,为种群恢复保存希望。
如今在海州,从城市公园到山林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正通过一次次救助、一场场宣传深入人心。每只动物都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保护它们,就是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也是海州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李丹 谭梦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