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98天!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呼万唤,终成千万回响!

来源: 常州发布

2025-08-17 22:44:00

经过98天的等待

苏超第九轮,一个“1:0”的比分

终结了漫长的等待

它承载着常州队联赛征程的

“首球”与“首胜”的双重荣光

不仅仅是一场球的胜利

更是一场由538万常州人

共同书写的、关于平凡坚守

与不屈拼搏的胜利宣言

在日复一日的微尘聚力中

星火足以燎原,而梦想终有回响

泪光与呐喊交织的共鸣

溧阳职员林冰冰专程奔赴主场,第一次现场看球的她,亲历了破门瞬间的狂喜,更被球员跪地痛哭的身影深深击中。“他们白天是教师、程序员,晚上却为常州拼命奔跑。赵连平那脚绝杀,就是98天不懈训练磨出的‘一剑’!”她的泪水,是理解了奇迹背后那无数个“平凡一日”叠加的重量。

荧屏前,同样心潮澎湃。钟楼区昕弘实验学校的宗子谦与父母紧盯着直播。作为校队中场、身披30号战袍的卢志勇老师的得意弟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训练的艰辛。当卢老师参与创造的机会最终化为进球,宗子谦激动地与家人一跃而起。“等了98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卢老师太棒了!”孩子的兴奋,是对偶像的致敬,更是对拼搏价值最直观的认同。

作为比赛球童的马沈烨、孟昊、姜宏蔚、王博睿,以及在球迷助威团的柴博苒,都是来自市足球梯队的小队员们。当终场哨响,他们稚嫩而洪亮的声音响彻球场:“常州足球,未来有我!”他们看到了榜样,更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绿茵梦想,在这无声的传承中接续点燃。

坚强的后盾也是深情的守望

胜利的荣耀属于场上英雄,亦属于台下最坚定的守护者。金坛人赵连平,这位打进历史性首球的功臣,赛后第一时间感谢了金坛球迷协会不遗余力的支持——无论主客,他们的呐喊始终是场上最强劲的后援。姐姐赵倩雯,便是这“金坛力量”中的一员。从“苏超”开赛以来,全家人的目光从未离开过弟弟的球场征途,他们是最沉默也最坚韧的后盾。家的温情,是疗愈伤痕、灌注能量的不竭源泉。

灯火通明处的集体心跳

那晚,常州的社区被同一种激情点亮。天宁区富强村河畔市集成为村民集体心跳的“第二主场”。当胜利降临,市集上的灯火显得格外温暖。“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职业,这不就是我们平凡人努力拼搏最好的样子吗?”村民叶茹芬激动地说道。

当晚,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中吴支行在九洲君玺小区广场,搭建直播屏幕组织观赛。作为为首球贡献绝佳助攻的常州队7号王海宁的银行足球队队友,互联网金融部办事员喻强在受访中不吝赞誉:“带伤上场能有这么好的发挥,我由衷地佩服他。”王海宁平日任职于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事业部,与足球队队友们分属不同岗位,足球成为连接同事情感的纽带。现场200余人齐声喝彩的场景,让喻强深刻感受到了常州城市的凝聚力。“很少能聚集这么多居民全心投入同一件事,”喻强感慨。

街头“狂飙”的城市集体荣誉感

常州队的胜利

不仅点燃了赛场的激情

更激发了整座城市的荣誉感与凝聚力

这份喜悦渗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网约车司机都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着这份荣光

一位在上海网友“红楼是个梦”的社交平台分享她看到了常州队进球普通市民的狂喜。

这突如其来的善意与分享,正是城市荣誉感在陌生人之间奏响的最动人的乐章。

就在这个疯狂的夜晚,常州地铁双线客流也见证了市民的澎湃热情——8月16日,轨道交通总客流达到41.3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赛场外的“苏超精神”交响曲

常州队的拼搏精神,在企业的血脉中激发出强烈共振。北汽集团第十三届职工“家”年华特设的苏超应援分会场,在进球瞬间彻底沸腾。职工家庭的应援棒汇成星河,与企业之光交相辉映。“作为北汽人,能见证这一刻,太提气了!”北汽重卡营销经理董佳宝难以平复激动,“常州队98天不放弃的拼劲,正是我们北汽重卡冲销量、闯市场的精神写照!”赛场内外的坚守,在此刻实现了灵魂的共鸣。

苏超精神,已从绿茵场向产业链深处延伸。SMC常州基地与医沛生常州基地因绿茵结缘,创下8小时高效联动的产业协作佳话。SMC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清海说,这座制造业名城骨子里的“坚守”与“拼搏”基因,在每个人的平凡岗位闪耀。

武进区斯泰必鲁斯总经理眭伟峰,这位追了9场“苏超”的铁杆球迷,用更广阔的视角解读胜利:“这绿茵场的光彩里,浸透着武进的精气神!”从默默保障赛场冰面供应的前黄西湖制冰厂,到一路拼搏成为赛事赞助商的街边小店东哈烧烤、何小雷鲜卤,“只要敢拼,平凡也能发光。”

继续前行,荣耀是新的起点

当欢呼声渐渐沉淀,请记住,这载入史册的“首球”与“首胜”,并非横空出世的奇迹。它凝结着教练团队和每一位球员在白昼与黑夜里的默默耕耘。

这份胜利,不仅是赛场上的荣耀

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那些为胜利呐喊的瞬间

那些因拼搏而动容的时刻

都化作了网友们最真挚的情感

胜利固然值得欣喜若狂,但它更是一个新的起点。98天的执着与等待,折射出这座城市不可摧折的精神内核,在平凡的岗位不懈坚守,在微小的日常持续努力,将每一寸进步视为抵达荣耀的阶梯。

常州的“赞刚”,绝非短暂的狂欢

而是永不熄灭的奋斗之火!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吕亦菲、吴燕翎、谈必行、孙婕、宋婧、郏燕波、杨成武、于远航、吴凌浩、李垚

通讯员:孙洁、丁安柯 摄影:王锐、夏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