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执源治理显成效,崇川法院创新机制让“纸上权利”变真金白银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5 14:48:00

8月14日下午,南通崇川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执源治理工作白皮书以及系列相关典型案例。近年来,崇川法院将执源治理作为“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抓手,创新构建“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攻坚”全链条治理体系。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全院首次执行案件收案量同比下降8.71%,自动履行率和执行完毕率提升4.99%,执行工作源头治理成效初显。

崇川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黄立威在发布会上介绍,执源治理的核心在于从源头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崇川法院通过多种机制督促义务人自动履行义务,实现胜诉权益及时兑现。

治理前端聚焦源头减量,创新构建“三员三段”督促履行体系,建立综合治理格局,通过金融纠纷“预查废”机制,从源头减少不良债权执行案件,常态化开展执行宣传与集中行动,2024年以来开展专项行动19次,执行到位1066.21万元,13名拒执被执行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形成强大震慑。治理中端强化审执衔接,法官在立案、审判阶段即考量裁判可执行性,加强财产保全,2025年上半年民事申请执行率降至45.16%,同比下降13.11%。创设执前督促团队,搭建沟通平台,引导义务人主动履行,累计化解案件1353件,避免程序空转。对主动履行完毕者,发放《自动履行证明书》,助其修复信用。治理末端强化攻坚,对终本“沉睡”案件,开通“执行110”热线,深化警法联动,终本案件清仓比例达24.96%。创新“执破融合”机制,推动147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化解债务3200余万元。构建“执行+救助”联动模式,2024年向18名困难申请人发放救助金75.5万元,并联动提供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长效关怀。

发布会上,崇川法院执行局局长王小燕介绍了12起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是法院运用“执转破”机制深化执源治理、破解执行僵局。据了解,侯某、陆某等5名劳动者因某服务公司拖欠工资,持生效仲裁裁决书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发现该公司已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公司股东兼法定代表人仇某经法院传唤,拒不到庭且明确表示拒不履行义务。面对“执行不能”的困境,法院启动执转破程序,利用管理人调查权及股东出资追缴等破产特有工具,突破执行查控局限,为债权人创设全新的权利实现渠道。王小燕介绍,法院通过破产程序追究股东仇某未出资责任,将他个人财产纳入偿债范围,最终冻结并扣划他银行存款共计13万元,用于偿还侯某等5名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款,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胜诉权益。“这样一来,既实现了债权清偿,更强化对失信股东的法律约束,体现执源治理“追责”与“清偿”综合效能。”

展望未来工作,黄立威表示,崇川法院将继续锚定“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推进执源治理现代化,不断巩固和深化全链条治理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