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中北学院大学生去云南山区支教:教AI、讲英雄、跳火把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3 15:54:00
现场
扬子晚报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贾成俊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连日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不忘来路,始知归处”红色资源育人实践队云南大理祥云县支队,在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宇波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城镇第一中学,开展了留守儿童支教与红色研学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多种形式,在苍山洱海间播撒知识种子,在红色沃土上传承革命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现场
课堂新意:AI进山乡,笔墨传情谊
实践团将红色教育融入支教课堂,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宇波老师以生动方式解读国旗、党旗等旗帜的历史与内涵,通过红色故事引导学生感悟革命精神,并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五星红旗,让爱国情怀扎根心间。
吕金银同学带来科技启蒙课,借助“豆包”等人工智能软件,带领孩子们探索科技奥秘。课堂通过科普动画展示我国科技成就,还设置互动体验环节,让孩子们与AI系统对话,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忱,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此外,实践团还将书法艺术引入课堂,队员们耐心教导学生执笔和运笔技巧,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眼视光学专业的队员则开展眼健康课程,以“科普+实践”模式,通过动画和互动问答讲解护眼知识,并指导学生制作眼睛模型,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
这些特色课程构建了“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为山区孩子带来充实暑假,点亮了他们的梦想明灯。
现场
红色洗礼:故居忆英烈,誓言铭初心
为深化“红色铸魂”育人实效,实践团队前往云南祥云红色教育基地——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在故居纪念馆内,队员们驻足于历史影像和文物前,聆听纪念馆副主任孙银花老师讲述王德三兄弟投身革命、舍生取义的事迹,深受震撼。在纪念馆前,党员学生重温入党誓词,共青团员庄严宣誓,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承诺,让革命精神在誓言中传承。
现场
文化交融:火把映青春,民族一家亲
7月18日,正值彝族火把节,实践团成员参与了这场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典。在祥云县龙翔广场,队员们与当地彝族同胞手挽手围绕篝火踏歌而舞。熊熊篝火不仅承载着各族儿女的美好祈愿,更让队员们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热情和各民族团结一心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年一代心中扎根。
现场
青春回响:山海有距,心手相连
此次云南大理祥云之行,“不忘来路,始知归处”红色资源育人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歌。队员们通过支教助学彰显青春担当,通过红色研学淬炼理想信念,通过文化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他们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诠释了“六有”大学生的时代内涵,展现了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坚定信念,在祖国西南边陲绘就了一幅“青春向党、强国有我”的壮美画卷。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