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镇江金山下有一座舵山:千年巨石的沧海桑田记!

来源: 文旅镇江

2025-08-12 14:59:00

三山风物志

文旅档案库

溯千年文脉   解档案密码

追寻城市记忆

以档案资料为舟楫,溯游时光长河,镇江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微信公众号现推出《三山风物志——文旅档案库》栏目。让我们解读藏于档案深处的文旅密码,寻觅金山的传说与禅韵,解码焦山“浮玉”的地理成因,感受北固山“金戈铁马”的雄浑气象……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镇江文化巡礼。

第6期

镇江金山舵山

△一百多年前,晚清同治年间的明信片:金山右侧小山为舵山,“yangtsekiang”指扬子江,“pagoda”金山宝塔

“舵山”原名“鹘山”,位于镇江金山风景区的后侧,一块静立江畔高约五六米的巨石。它因鹘鸟筑巢得名,似舵又名“舵山”,曾是扬子江中的孤傲守望者,又因形似童子礼拜观音,被外国摄影师定格为“东方奇观”,更因明代县令庞时雍题刻“中流击楫”,成为承载家国情怀的“文化符号”。

△1889年冬,一位外国摄影师往东南方向拍摄的金山

△金山脚下的舵山

百年江道变迁让它从江心登陆,却未褪去历史的光泽——如今,镇江金山风景区以“舵山”为支点,深耕“江河交汇”的地域特色,通过科学保护、文化解码、业态创新,让自然遗产活起来、文化自信立起来、长江故事传起来,将这片山水打造为讲好镇江故事的“文化会客厅”。

01

金山舵山的历史变迁与今貌

这座大山石静静伫立在金山之畔,它有着诸多名字:舵山、鹘山,也曾被称作:鹘峰、鹘岭。遥想古时,鹘鸟曾在此山石上筑巢,为这片天地增添生机。

据清《金山志》记载:北宋诗人梅尧臣有一段描述,金山东面有一小山名“鹘山”,山上有海鹘鸼,雌、雄栖息。其鹘鸼每年生雏。其山因有鹘鸼,那恶禽猛鹫不敢来此抓鱼。鹘鸼虽栖在其山,但从不在近处觅食(鱼),对自己栖息的地方非常爱护,显得有情有义。

△《金山志》中的记载

这座山石也被称为“善财石”,是因金山寺有“五十三参"第一参海门德云比丘的传说,古时候金山和焦山被称为海门,佛印方丈在建妙高台时,便命名此山石为“善财石”,期望这一传说在金山寺再现并有续篇。

△《金山志》中的鹘山

明代万历年间,丹徒县令庞时雍心怀对明朝后期朝政的忧思与报国之志,在石上挥毫写下“中流击楫” 四个大字,这一典故源自祖逖,祖逖誓师北上,恢复中原的起点就发生在镇江的长江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百多年前,当金山还孤立于扬子江之中时,一位外国摄影师乘船途经此地,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只见这块山石宛如虔诚礼拜观音菩萨的童子,安静地坐落于金山一侧,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摄影师惊叹之余,用相机定格了这一美妙瞬间。

△一百多年前,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后)的金山

时光流转,一百多年后,随着长江镇江段独特的南涨北塌地质变迁,这块原本临江的山石已然登陆,成为山下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今,这块巨石已然成为金山风景区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景区的精心维护与打造下,正逐步焕发出新的魅力,成为串联周边资源、吸引四方游客的网红景点。

02

山石的保护与文化开发

自然遗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承载着地球的历史记忆与生态价值。金山风景区的这块山石,便是自然遗产的生动体现,它见证了长江的变迁,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为了让这份自然遗产得以长久保存,金山风景区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措施。

在日常管理中,景区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山石进行巡查,密切关注其风化、侵蚀等自然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的保护手段,延缓山石的自然损耗,确保其稳定性与完整性。此外,景区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绿化管理,防止水土流失,为山石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氛围。这一系列的保护工作,犹如为自然遗产筑牢了一道坚实的根基,让其在岁月的长河中能够持续闪耀光芒。

同时,金山风景区的这块山石,因为有明代庞时雍的“中流击楫”、近代外国摄影师的摄影作品,所以不仅具有自然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记忆。

△1900年,一位英国人在鹘山边拍摄的金山

景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深入挖掘山石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并将其融入到景区的开发利用中。

围绕“舵山”山石,金山风景区巧妙的设置了一条通往御码头、白龙洞、玉带桥的文化步道,在沿途介绍名胜的历史变迁、相关典故以及镇江的长江文化。游客沿着步道游览,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同时,景区推出特色游船项目,让游客在游船上欣赏金山与山石的独特景观,感受当年长江的波澜壮阔,在游览过程中聆听导游讲述与山石相关的故事,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镇江的地域文化。这种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方式,不仅丰富了景区的旅游产品,也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实现了自然遗产的文化价值转化。

为了进一步创新开发利用,金山风景区积极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山石为原型,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如印有山石图案的明信片、钥匙扣、文化衫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美观性,更将金山风景区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景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也为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经济支持,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03

打造文化地标与传播镇江故事

金山风景区凭借对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正逐步打造成为镇江的文化地标。作为文化地标,它不仅是城市的形象代表,更是讲好镇江故事的重要载体。

△醉清泉/摄

在讲好镇江故事方面,金山风景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周边资源,形成立体游览网络。将金山寺、白龙洞、朝阳洞、天下第一泉、塔影湖等景点与山石景点有机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全面感受镇江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镇江文旅集团下属企业镇江旅发公司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镇江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方向。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了金山风景区的文化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游览体验,让镇江故事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在传播渠道上,金山风景区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图文介绍等内容,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发布,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与点赞。同时,景区与旅游博主、网红达人合作,邀请他们前来体验并分享游览经历,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将金山风景区的魅力传递给更多潜在游客。这些创新的传播方式,让金山风景区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成为旅游的长红热门目的地,也让镇江故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旅推荐官

金山风景区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对镇江“江河交汇”地域特色的深耕,以及对打造文化地标、讲好镇江故事的努力,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我们应更加珍视自然遗产与地域文化,通过科学的保护、创新的开发与广泛的传播,让自然遗产活起来,让文化自信立起来,让城市故事传下去。

相信在未来,金山风景区将继续绽放光彩,成为展示镇江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持续为镇江的文化繁荣与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三山风物志 文旅档案库

搜索

期待您的关注与留言!让我们以城为卷,以档为媒,解码镇江千年江左文枢的基因图谱!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