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成功嫁接“中国蔬菜之乡”技术,这里的“小南瓜”种出集体经济新天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16:02:00

果实累累

盛夏七月,位于扬州西郊仪征市陈集镇高集村杨庄组的50亩连片贝贝南瓜基地绿意翻涌,生机勃勃。藤蔓间,圆润饱满的贝贝南瓜若隐若现,散发着诱人气息。瓜农们穿梭其中,采摘、搬运、分拣,一派丰收图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8月1日采访获悉,该村成功嫁接“中国蔬菜之乡”技术,“小南瓜”种出集体经济新天地。

高集村党支部书记周福军走近瓜架,指着藤蔓间饱满的南瓜对记者说:“这批贝贝南瓜是我们村集体产业的‘金元宝’,营养价值突出,富含维生素A、C和钾等人体必需营养素,现在亩产超3000斤,优质果率90%以上,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

一片生机

据介绍,高集村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且缺乏集体收入的传统村落,过去长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土地零散化经营等问题。为破解发展困境,村党支部2025年起以贝贝南瓜种植作为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实地考察“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贝贝南瓜种植模式,发现其具有“短平快”优势,生长周期90天左右,大棚种植,每年两到三季收获,于是拍板引进。

高集村“90”后村干部俞仁超是一名退伍军人,作为技术骨干,他定期跟随山东籍农业专家学习吊蔓栽培等先进技术,学会了贝贝南瓜各个种植环节的技术。高温时节,俞仁超每天早晨6点就下田检查藤蔓长势。作为村两委重点培养的“技术徒弟”,他系统掌握了山东寿光的吊蔓栽培技术,将军事化管理思维转化为农业生产的精准执行。

辛勤劳动

记者了解到,高集村贝贝南瓜项目展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潜力。经测算,该品种亩产量可达3000-4000斤,每亩收益超过4000元,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12万元以上的收入。周福军说:“通过市场调研,我们确立了以企业食堂、单位食堂和商超为主要销售渠道,同时灵活拓展零售市场。目前市场反馈积极,我们对销售前景充满信心。”据悉,该项目不仅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增收。务工村民赵康山表示,现在每天在家门口就能挣到100元工资,比外出打工的收入更稳定可观。

记者发现,贝贝南瓜项目是高集村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路子”。近年来,该村收回长期闲置的轧花站资产,与高集粮库签订租赁协议,年增收12万元;将原村部标房租赁给扬州君宇工艺品有限公司,年租金8万元;争取到农业农村部50亩钢架蔬菜大棚项目,通过自主经营实现年收益8万元。高集村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瓶颈,方能走出可持续的特色之路。自2020年以来,周福军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培育特色产业等举措,实现了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跨越式增长——从2020年的70.34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108.44万元,增幅达54.2%,从全镇集体经济“后排生”跃升为“排头兵”。通讯员 赵磊 齐艳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