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泰州有人盖被子焐出……
来源: 微泰州
2025-07-07 20:59:00
微泰州记者 韦红雨 通讯员 刘薇
高温橙色预警
已连发六天
在酷暑之下
中暑风险也在增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泰州人民医院
急诊量(包括危重患者)
明显上升
7月7日上午9:32,泰州市人医东门急诊廊檐下,120救护车呼啸而至。
“快来人,这是个危重的……”抢救室护士袁霞接手120急救人员,推起移动床,直冲抢救室。
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同事姚晶迅速跟上,连接心电监护,开辟静脉通道……患者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浑身滚烫,体温39℃。
“给予冰毯、冰帽、冰生理盐水物理降温,快!”当班医生宋顺峰紧盯各项检查数据单,一片飙红: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
10:08,患者被收住急诊监护病房(EICU)。急诊医生汤玉继续组织抢救,积极降温,插管呼吸支持,补液,脑保护……
12:15,体温38.5℃;
13:15,体温37.8℃……
“谢谢!”患者的女儿红肿着眼,总算从最初的惊慌失措中稍微缓了点过来。事发当时,她买好菜去探望母亲。大热天,老人家竟然窗户紧闭,盖着厚厚的被子,不开空调,不开电扇。“妈妈……”女儿上前一看,老人已神志不清,手再一摸,其浑身滚烫,吓得赶紧打120。
“固执,80多岁的人,从不听劝。”女儿后怕不已,假如她再晚点来,后果不堪设想。
酷热肆虐下,急诊人的守护时刻都在。7月2日午后,一名患者高温下工作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生命垂危。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小组迅速集结,即刻开启与死神的激烈战斗。
动静脉置管、安装设备、连接管道、调试参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无可挑剔,仿佛在和时间签订一场生死契约。“血压下降!”“加大药物剂量!”“调整ECMO参数!”……他们,急诊医护,每一次奔跑,领口、腋下、后背很快汗湿,很快再干,“病人等不起!”
高温橙色预警下,市人医急诊量(包括危重患者)明显上升。“这几天,达到了平时的2倍。”市人医急诊中心主任医师王君介绍,7月6日,院急诊量近600人,每天都有中暑患者。“7月以来,该院急诊共接诊中暑病人30余人,其中重症中暑近10人,1人还上了ECMO。”
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数量,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快速分流;接诊医师快速接诊,准确判断;抢救医护快速实时抢救,主任、护士长穿梭在急诊科和病房之间,协助转运患者……纵有40℃高温,急诊人热情不会减,那一抹抹“孔雀蓝”,始终在坚守……
延伸阅读
泰州市人医门急诊党总支书记、急诊科主任顾彬提醒,老人的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不上年轻人,夏季一方面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居家时打开空调或电扇;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通风,间断开窗保证室内外空气相对流通。一旦发现发热、头晕、头疼、乏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等中暑征兆,应及时就医,切忌延误救治。
“一定要当心,可能是先兆中暑。”顾彬提及,若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进展到轻症中暑,出现体温明显增高——往往高于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者会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此时,若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仍能很快缓解病情。但如果未能救治,导致进一步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并预后不良。因此,酷暑当下,广大市民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