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启东一刻不等拼抢“下半场”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7-07 15:51:00

七月流金,骄阳似火,滚烫的日头烘烤着大地,裹挟着热浪的空气扑面而来。然而,比这盛夏骄阳更炽热的,是这座城市里涌动的奋斗热潮。

转眼间,一年赛程已过半,冲刺的号角已然吹响。放眼望去,塔吊林立的项目现场、机械轰鸣的生产车间、奔赴一线的党员干部……这些生动的场景,构成我市拼经济、抓发展,冲刺“下半场”的生动图景。在这个火红的七月里,全市上下正以实干为笔、汗水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挥毫泼墨,携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的壮美华章。

项目建设“争先恐后”

连日来,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的乾朔年产15亿只手机结构件及车载电子产品生产项目现场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机器声轰鸣不断,施工人员加紧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桩基工程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217亩。项目一期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计划明年二季度竣工投用。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启东经济开发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2025年,园区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个。经过半年时间的奋战,上半年已完成5亿元项目5个。接下来,园区将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紧盯项目建设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推动政策向项目集成、资源向项目集聚、力量向项目集中,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跑起来”。

7月3日,投资20亿元的江苏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项目整体工程进度已完成60%,其中,材料仓库第一节钢柱吊装完成,粉喷桩完成50%,车间一钢梁吊装完成,宿舍楼已建至二层,行政楼一层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

在启东高新区(近海镇),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该区镇始终把握“项目建设”这一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抓手,坚持“常态化研判、一线化办公、节点化攻坚”工作导向,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提升项目推进精细度, 强化项目难点攻坚穿透度,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2025年,区镇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开工1~5亿元高质量制造业项目12个,新竣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转化达产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个。下阶段,区镇将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努力答好省级高新区创建“后半篇文章”,为全市“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贡献更多份额。

夏日炎炎,南阳镇星地一体化智能科技研究与数据融合驱动创新应用项目现场建设热潮涌动。该项目自去年9月破土动工以来,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今年3月份主体工程全部封顶,目前正同步开展玻璃幕墙安装及室外配套施工,预计8月底完成竣工验收。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3800套航天相关设备,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6亿元、税收1300万元。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南阳镇通过建立“任务清单化、进度节点化、责任具体化”专班推进机制,紧扣项目审批、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以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以挂图作战强化过程管控,形成“开工抓推进、建设抓竣工、竣工抓转化”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下半年该镇将继续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确保全年完成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招商引资“马不停蹄”

连日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团队先后奔赴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前沿阵地,开展招商拜访活动,深入对接当地优质企业资源,了解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布局计划和发展规划,洽谈谋求深度合作。

摸清龙头企业产业链上的“朋友圈”,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有针对性地补齐产业链断点、弱点,再以完善的“服务链”促进产业链进一步加粗拉长——今年以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通过“链”上发力,使企业“串珠成链”集群发展,激活了区域经济“磁吸效应”。上半年,韩通新能源高端海工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海力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二期等15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超190亿元。

下半年,园区将继续围绕“一主两新三特”六大重点产业,充分发挥已落地重特大项目、链主企业的市场敏感度、行业资源及产业链优势,寻找并引进上下游合作伙伴及优质项目;不断完善招商服务一体化机制,认真摸排每一条招商线索,主动靠前服务,以真诚换信任,持续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近日,海工园(寅阳镇)主要领导马不停蹄带队拜访某集装箱配件项目,与企业洽谈来启投资事宜,介绍区镇营商环境及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擦亮“海工船舶就到启东”的产业地标。

今年以来,海工园(寅阳镇)组建“一把手”领衔的招商专班,发挥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效能,围绕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配套等主导产业精准出击,持续澎湃蓝色动能,努力做大做强地标产业。截至目前,区镇主要领导外出拜访31次,拜访项目17个,召开2025启东海工船舶产业链投资推介会3次,组织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进出口技术交流会。1~6月,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下半年,区镇将持续以纵向打造“研发设计—核心部件—总装集成—专业服务”全产业链,横向推进“深远海装备+海洋新能源+智能船舶”新赛道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坚持在项目质态上下功夫、在项目层级上找突破、在项目规模上求实效,不断推进产业提级扩容。

“这三个亿元项目都是我们一家家敲门、一轮轮谈判啃下来的硬骨头。”合作镇工业分管领导黄春江展示着办公桌上厚厚一摞项目档案,每份文件都贴着彩色标签标注进度节点。

2025年上半年,合作镇成功推动久远船舶科技、宝工工具制造、和作电动工具等3个亿元项目签约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升级,从项目落户、项目开工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全过程协调推进。新开工项目3个,其中森垚电子专用设备项目与和作电动工具项目均已封顶。成功盘活原志良桥村综合厂、原申东包装等存量地块近11亩,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下阶段合作镇将坚持产业链精准招商、强化“一把手”招商,通过深化服务机制,优化从签约到投产的全流程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对盘活地块进行科学规划,推动科创项目与龙头企业产学研融合。

贴心服务“永不打烊”

近日,位于北新镇永安村的书瑜机车摩托车零配件生产项目现场,工人正紧张调试设备,一台台加工设备陆续就位,流水线初具雏形,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项目负责人张永年介绍,自项目开工以来,北新镇相关部门提供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从施工许可证办理到施工现场电线杆迁移、垃圾站协调拆除……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有呼必应”的营商环境,预计下月底前就能正式投产。

聚焦企业全周期需求,北新镇围绕项目落地各环节痛点,提供全流程服务。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从“解决眼前问题”向“主动预见需求”转变,更快响应和解决企业诉求,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和市场主体满意度,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高地。

“从选址到搬迁,东海镇政府全程帮我们找场地、谈价格,我们只需要‘拎机投产’,招工也不用愁。”南通广凌金属公司负责人林福元指着已经投产的新厂区感慨道,以前企业有困难都是自己想办法,现在遇到难题,政府第一时间来解决。这家来自苏州的金属附件制造企业,从考察到决定落户启东仅用了小半年的时间,而让企业负责人快速敲定落户意向的原因,正是东海镇政府主动靠前、无缝对接的“管家式”服务。

高效的服务能力,已转化成吸引企业落户的强磁场。上半年,东海镇签约落地本土的项目2个,在手在谈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个。接下来将依托千人千企大走访活动,力所能及地为企业解决好实际问题,坚持以智改数转为引领,挖掘企业科技和人才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发展土壤。

位于汇龙镇的集嘉德服装有限公司上半年应税销售同比增长超60%,在手未交付订单总额超3000万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总经理黄晶泉却信心满满。今年以来,他再次注资1200万美元资金,成立海铂风尚时装有限公司。“新公司从注册、摘地到工规证、施工许可证办理,在三个月内就能全部搞定,这样的效率让人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不仅是对汇龙镇营商环境的认可,更折射出全市营商环境改革释放的巨大吸引力。

下阶段,汇龙镇将进一步聚焦企业需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导向,深入推行项目建设“全周期管家”帮办代办服务模式,主动靠前解难,让投资主体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少走弯路,助力企业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融媒体记者:李天舒 张春柳 蔡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