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苏超”|当你在看“苏超”时,你在看什么?
来源: 南通发布
2025-07-05 15:53:00
上小学时,《足球小将》风靡一时,操场到处有人在模仿“猛虎式射门”“凌空抽射”;走廊处处在争论是大空翼的进攻更犀利,还是若林的守门更严密?放学后,男生们舍不得早回家,聚拢在一起,寻一处平整的空地,摆上两块砖头做球门,就开始恶战。没有高端的攻防,只有简单的突破;不讲究阵型的变换,只追求漂亮的射门。裹着泥巴的外套、眉梢上的汗珠、母亲温柔的嗔怪,都是童年关于足球最美好的记忆。
大学那会儿,踢球的资源紧张,球场是要拼的、球队是要攒的。没课的下午,大部队蜂拥到操场,甭管认不认识,一句“兄弟,加一队”,就快速加入战团,球场上你来我往,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呼。那时,男生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完成一记“倒挂金钩”。
工作后,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心无旁骛踢场球的机会屈指可数。且随着年纪的增长,“既分高下、也决生死”的凶悍踢法渐渐被“后场倒脚、站桩射门”的养生踢法取代,但快乐,依旧和身上的肚腩一样遮掩不住。
本以为这又是一个没有世界杯的百无聊赖的夏天,“苏超”来了。
平心而论,这几年,大多数普通人过得并不易,突如其来的三年疫情后,中美贸易战、科技战旋即登场,内卷加剧、就业紧张,身边的朋友普遍感觉近些年钱难赚、活难干、压力大。虽然所有人都坚信雾霾终将散去,但埋头苦干、负重前行的日子注定是艰辛的。人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一个释放,“苏超”的到来宛如炎热午后冰镇的雪碧,“透心凉、心飞扬”。
“苏超”的火爆出圈是因为技战术水平高吗?是因为层出不穷的梗提供了情绪价值吗?是,又不全是。“苏超”的水平介于业余与半职业之间,论临场的指挥、战术的精妙、配合的默契,肯定比不上欧洲五大联赛,逊色于同期举行的世俱杯;论玩梗说段子,《吐槽大会》《欢乐喜剧人》之类的综艺笑点更密集、包袱更精巧。但为什么“苏超”突出重围、现象级爆火、热度不断攀升,我觉得离不开“精彩、纯粹、热血、坚韧、梦想”这几个关键词。
精彩。第五轮徐州对阵泰州,一张10块钱的门票,见证了三个进球,一个上演贝尔式的倒挂金钩(我的梦想),一个神似博格坎普的世纪转身,最后还送上梅西同款单骑闯关。场上节奏之快、攻防转换之丝滑、火药味之浓郁相较职业队不遑多让,纵然配合上还欠火候、拿球处理还有瑕疵,但那又怎样?我们不是吹毛求疵的球探,双方队员不惜体力的搏杀,为球迷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足矣!
纯粹。足球就是足球,看球就是为了享受90多分钟波谲云诡、变幻莫测,享受赢球后的快感和输球后的懊恼。“苏超”主打“没有假球、只有世仇”“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大家技术搭台、能力立威,是骡子是马,球场上见真章。上一秒盐城和宿迁的球员争抢头球重重撞在一起,下一秒两人又能亲密地共饮一瓶水。场上火星四射,场下又亲如兄弟,没有功利,没有算计,让足球回归足球,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纯粹。
热血。人们喜欢霍去病、伍鹏、潘展乐,因为他们雄姿英发、生机勃勃,有着满腔的热血和无限的可能。“苏超”赛场从来不缺的就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和他们身上热气腾腾的故事。盐宿大战,人们记住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17岁少年严子航,记住了他那句“哪怕拼出性命,也不让球队丢球”的铿锵誓言;记住了苏扬之战,梅开二度、惊艳全场的高中生寇程,记住了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果敢和潇洒。“苏超”赛场纵横活跃的天才少年们,让我们看到了“初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看到了民间足球旺盛的生命力,也看到了中国足球幽而复明的希望。
坚韧。常州队目前五场皆墨,未赢一场、未进一球,被调侃成川队。但没有人谩骂、没有人指责,所有人都看到了队员们孜孜不倦地奔跑、看到了最后一秒还在全场强攻,看到了哪怕面对强队,依旧敢于亮剑。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缩影。比赛结果是输了,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人生的强者,他们值得掌声,他们是倒在冲锋路上的战士。
梦想。这是描述南通的专属词,来自东北的朝鲜族男子李太镇,为了足球梦想,赌上所有身家在海门深耕青训14年,数次被逼到破产卖房的境地。但他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终于在今年夏天,辛勤的劳作结出累累硕果,以海门珂缔缘青训球员为班底的南通队在“苏超”赛场大放异彩,在少考一门的情况下,还拿到了全班第二。人们看到的是开花结果、欣欣向荣,但一路摸爬滚打的艰辛和苦楚只有李太镇本人才最清楚。怀揣梦想、勇敢前行,成功从来不是山顶的蒲公英、唾手可得。哪怕是到了最坏的境地,也请再坚持一下,亲手酿制的美酒总是格外醇香。
足球是很神奇的运动,而“苏超”通过它让人们彼此间有了情感上的羁绊和心灵上的共鸣,给我们这样一个褪去伪装、还原本我的机会,进球可以和陌生人干杯,胜利时声嘶力竭的呐喊不会迎来异样的目光。足球也让我们和这座生活的城市有了连接,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微妙的化学反应悄然蔓延,游荡的灵魂有了归属。而足球给这座城市带来的荣耀,也会成为照亮自己内心的一束光。
现在的我,特别期待周末的到来,纵然因为抢不到票而无法亲临现场,但依旧早早地守在屏幕前,毕竟作为强队的球迷,这是最纯粹的足球,最高级的享受。
(作者: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