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乡村丨当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跨界融合,新职业“飞”起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7 18:18:00
在苏州太湖之滨的冲山果园内,95后“飞手”周进超正专注地操作植保无人机。只见他推动摇杆,无人机便轻盈起飞,在空中灵活穿梭,机身下方喷头喷出的细密雾滴,如蒙蒙细雨般均匀洒落在枇杷、冠山梨的枝叶间。
随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正在加速落地。这股浪潮,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更为年轻人开辟了趁“机”起飞的就业新赛道。
无人机授粉,提高坐果率
1999年出生的周进超,是职业无人机“飞手”,也是苏州超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2019 年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家乡,在冲山承包下 126 亩果园,种植枇杷、冠山梨、水蜜桃、茶叶等特色农产品。
“以前靠人工用毛笔一朵一朵蘸着授粉,20 个人忙上一整天,也只能完成5亩地。”周进超感慨道,“现在只需一人操作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300亩!”2023年,他首次将无人机引入果园授粉,不仅授粉均匀度提升 40%,坐果率也显著增加,果实品质更优。
由于祖辈、父辈都是农民,周进超从小就希望通过新型农业技术知识,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如今他将植保无人机技术运用在田间地头,让原本复杂费时的农事,变得简单快捷。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开发线上小程序,推出会员认养果树等活动,探索“农业+文旅”新模式,推动果园多元化发展。目前,果园年收入达80万左右,带动附近30人就业。
人才接力,培育“新农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20万架,无人机的作业面积超4亿亩庞大的市场规模,为年轻人打开了职业生涯的全新维度。越来越多像周进超这样的 “新农人”,凭借信息化基础好、文化素质高的优势,成为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今,周进超每周都会抽出两天时间,回到母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授课。课堂上,他不仅传授现代农业理论知识,还手把手指导学弟学妹实操无人机航拍、精准喷洒等技术。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科技学院院长、园艺党支部书记尤伟忠表示,作为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学校积极吸纳企业数字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强化数字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同时,学院还成立“孕穗兴农”特色辅导员工作室,引导学生懂技术、善经营、爱农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成为无人机飞手,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正如周进超的期许,无人机技术正随着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升级,为新农人打开前所未有的职业想象空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晨晔 王梦晓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