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同“心劫”,书写生命奇迹 胸痛中心上演"极速营救"的,是这家医院的同一名专家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7 16:46:00
扬子晚报网5月27日讯(通讯员 钱满堂 曹婷婷 记者 万凌云) “快!急性心梗!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5月24日下午4时21分,伴随着120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又名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打响。
术前
一名58岁女性患者突发剧烈胸痛大汗淋漓,伴意识模糊,血压骤降至65/43mmHg,心率一度跌至25次/分,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危急征兆。
5月27日,院方介绍,从接到120预警电话那一刻,急诊科团队已严阵以待。当救护车转运患者抵达时,急诊科主任孟苏已带领团队到岗待命,2分钟内完成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心内科主任刘永生同步接到预警信息。在患者心电图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特征性改变时,抗血小板负荷剂量药物已精准给药。从120接诊到启动导管室仅用时17分钟,又一次呈现了120-急诊-胸痛中心极速的默契。
术后
下午5时16分,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右冠近中段100%闭塞,TIMI血流0级。介入团队在刘永生主任指挥下,顶着反复室颤、随时有可能心脏骤停的巨大风险,成功开通血管并植入两枚支架。手术室里除颤仪5次释放生命电流,最终让TIMI血流3级的完美复通成为现实。“每个环节都像精密齿轮咬合,快1秒就是多一份生机。”参与抢救的急诊科护士回忆道。
刘永生主任
在这场生死营救中,刘永生主任再次展现“24小时待机”的职业担当。这位被同事称为“行走的警报器”的专家,曾在今年除夕夜两点冒寒冷赶回医院抢救心梗患者。导管室护士感慨:“只要胸痛警报响起,刘主任永远第一个出现在铅衣更衣室。”
“当时在急诊室看到刘主任冲进来,我冲上去就拽住他胳膊喊‘刘主任,这是我亲妹妹!您才救过我的命,求您再救救她!’”患者姐姐红着眼眶讲述抢救经过时,声音仍有些发颤。
原来,2023年患者姐姐因突发心绞痛,正是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刘主任主刀做的手术!此次姐妹二人接连获救的奇迹,恰是四院胸痛中心建设成效的生动写照。通过整合120院前急救、急诊科快速处置、心内科精准治疗的三位一体模式,为胸痛患者提供成熟、极速的营救通道。
目前,该患者已转入CCU继续治疗。随着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一次次成功的生死营救,这支“救心特战队”正以分秒必争的救治速度和永不停歇的职业精神,为更多心血管急症患者筑起生命防线。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