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常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三年持续提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7 14:14:00
今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第11个环境日。根据常州市环境质量情况通报,2024年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以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的实践成果,向全市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靓丽的“答卷”。据悉,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9.8%,同比改善2.3个百分点,达到近三年最优水平,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三年持续提升的城市。
据了解,常州2024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82,同比下降6.8%。全年PM2.5浓度32.6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同比改善5.0%,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绝对值历史最低;PM10浓度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二氧化氮浓度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臭氧浓度1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5%;5项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全部取得改善。
2024年,常州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个国考断面中,17个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占比85%,51个省考断面中,48个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占比94.1%,均完成省定年度目标。全市河流断面水质持续全面达到Ⅲ类;太湖入湖河道通量最大的百渎港总磷同比下降17.6%。太湖水质自2007年蓝藻事件以来首次达Ⅲ、重回“良好”湖泊,其中太湖常州水域总磷同比改善24%,对全湖总磷改善幅度贡献率达182%,位列环湖城市第一;长荡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生植物覆盖度达38.4%,由“藻型湖”逐步向“草型湖”转变;滆湖常州水域水质首次达到Ⅳ类,总磷同比改善27.9%,营养状态从“中度”改善至“轻度”。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状况良好,魏村、沙河水库、大溪水库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
通过对7个国家网土壤一般风险点位的监测表明,常州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较稳定,总达标率为85.7%。
声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较好水平,2024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3.6分贝,较上年下降0.1分贝;全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6.2分贝,较上年上升0.3分贝;常州市功能区噪声总体处于达标水平,昼间噪声达标率为100%,夜间噪声达标率为98.3%。
2024年,常州市电离辐射水平未有异常变化,空气及土壤中的放射性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的范围内,饮用水放射性水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电磁辐射综合场强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达标率80.3%,64条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基本消除农村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固体废弃物状况经多年引导培育,全市已经形成资源化利用优先,无害化处置托底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截止2024年底,全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75家,经营范围涉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大类中的39种,利用处置能力超250万吨/年,利用处置方式包括焚烧、填埋、物化处置、清洗、综合利用等,其中焚烧35.699万吨/年、填埋1.64万吨/年、综合利用146.7万吨/年、物化处置56.4万吨/年,2024年全市共产生各类危险废物64.5万吨,能力满足处置需求。
经综合评价,2024年常州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5.98,属于“二类”生态质量地区。
张春艳 毕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