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AI通识实践课,东南大学AI+X人才培养新模式结成果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4 18:38:00
11月1日,东南大学“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营”结营仪式暨优秀作品路演成功举行。路演现场,同学们分组展示了16项智能体应用成果并进行现场答辩。答辩环节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吸引了超6000人次同时在线观看。最终,一批涵盖AI+育人、心理&健康、科研、文娱、职业发展、旅行等多个方向的优秀作品,凭借突出的创新性、扎实的技术实现与明确的应用潜力脱颖而出。
本次实训营由东南大学、浪潮信息、Datawhale开源学习社区共同打造,作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的一次深度探索,为“AI+X”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范本。实训营吸引了来自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等十余个学院的硕博研究生参与。在为期三周的高强度实训课程中,154名同学基于元脑企智EPAI平台,通过“理论+实操”的双轨教学模式,从0到1搭建起大模型应用。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运行的工作流,将跨学科创意落地为可复现的智能应用,逐步完成从AI通识认知、智能体工作流构建、RAG技术实践到大模型微调的核心能力跃迁,探索“AI+X”的无限可能。
优秀作品探索AI+X多元场景融合创新
在本次实训营中,同学们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基于元脑企智EPAI平台,围绕真实业务场景,完成了从提示词设计、知识库构建到智能体工作流搭建的全流程开发,成功开发出30余项具备明确应用价值的智能体应用。
Chat健康将“智能私教”与“营养顾问”的双重角色融为一体。其核心在于利用Qwen3大模型作为决策中枢,通过创新的工作流设计,将用户的饮食、锻炼、科普等碎片化健康需求,进行精准分类与处理。应用不仅能基于用户实时输入的身高、体重等信息即时计算BMI并生成方案,更能借助“记忆节点 + 参数提取”存储用户健康档案,持续学习用户的个人画像与历史数据,从而提供一套能够动态调整、深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个性化音乐情感支持则将智能对话与音乐疗愈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具备深度情感理解与个性化音乐推荐能力的“情绪陪伴伙伴”。应用通过多模型协作的工作流设计,实现了对伤心、焦虑、压力等多维情绪的精准识别与实时分析,并基于音乐心理学原理,动态生成融合节奏、和声与风格的音乐推荐方案,并通过情感对话、场景化音乐描述与7×24小时在线陪伴,构建了沉浸式的情感疗愈支持体验。
费曼学习法助手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提出的“以教促学”理念,通过与AI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个能够精准诊断知识盲点、引导深度思考的智能教练。
东大图书馆指导员则依托大语言模型与RAG技术,构建了一个高效、可靠的校园知识服务助手,不仅显著提升了回答的准确性与实用性,更有效克服了传统图书馆问答系统响应慢、内容泛化、推荐不准确等痛点。
智能旅行规划小助手实现了从自然语言理解到个性化行程生成的一站式旅行规划服务。其核心创新在于通过语义识别自动判断用户意图,分流至“行程规划”或“知识问答”两条路径,不仅能从模糊需求中自动补全预算、偏好等关键信息,更通过智能排程与情景化建议,展现出AI在提升出行效率与幸福感方面的价值。
智能求职评估与面试助手构建了一套覆盖“岗位画像分析-简历量化评估-精准优化建议-智能岗位推荐-模拟面试生成”的全链条求职解决方案。通过一体化、数据驱动的AI智能评估,能够为毕业生与职场新人提供精准、高效的就业辅助。
16位同学(团队)斩获大奖
凭借优异的技术、创新、应用水平与商业价值潜力,16位同学(团队)脱颖而出,斩获大奖。
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扬书记表示:“本次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营是践行产教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校企共建的实践教育模式,成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创新的桥梁。在实训过程中,同学们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打造了学习辅导、科研协同、职业发展等多个智慧助手。这些富有创意的成果,不仅展现了大模型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潜力,更体现了同学们将前沿技术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应用思维。”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教授认为,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快速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能力,已成为推动“AI+X”人才培养的关键。特别是面对技术快速迭代与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将AI从高深理论转化为解决跨学科实际问题的工具,其价值日益凸显。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干预,帮助学生克服初始的畏难情绪,实现从“想到”到“做到”的突破,成为高校AI通识教育的重要课题。
浪潮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共建实践教学,携手高校与产业伙伴,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AI+X”人才生态,不断把领先的工程平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助力更多学子在产业与教育的双向赋能中成长,共同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AI+X”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
丽红 晓风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