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警惕,私域直播消费中,老年人权益受损!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报告出炉→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8 21:24:00

内容失实,误导消费决策;情感话术制造“信息茧房”;质量难保证维权困难……10月2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涉老私域直播消费调查报告,提醒老年消费者提防“消费陷阱”,呼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力度,联动开展涉老消费教育。

相对于公域直播间

老年人更容易在私域直播间权益受损

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介绍,私域直播是相对于针对不确定对象的公域直播而言的一种互动营销直播活动,主要指企业或个人基于自有流量池(如微信群、小程序等),针对已建立联系的特定用户群体,通过直播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和沟通的一种营销模式。相对于公域直播间,老年人更容易在私域直播间权益受损。

据悉,私域直播的运营模式呈现出鲜明的“闭环式”特征。一方面,不法商家通过线下门店“免费送鸡蛋”“健康讲座”等体验式营销吸引老年消费者,再将其引导至私域直播间,利用“亲情营销”“熟人推荐”等话术强化信任,将普通食品包装为“神药”,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另一方面,直播内容即时性强、结束后链接失效无法进行直播回放,叠加部分平台提供的观看人数篡改、机器人评论等技术手段,形成“证据难留存、维权无门”的困境。

有过私域直播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

61.36%反馈“商品与描述不符”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专访、线下体察与舆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线上专访显示,在44位有过私域直播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61.36%反馈“商品与描述不符”,36.36%遭遇“话术诱导或被主播用虚假剧情、苦情故事博取同情后引导下单”。线下体察发现,夸大宣传、违规话术使用和人设与案例虚构是私域直播中最普遍的共性问题。

普通产品“神药化”

宣传用语过于绝对化

调查发现普通产品“神药化”的问题。体验员介绍,“优联惠众”直播间的主播在推广产品“熊胆粉”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该产品包装产品类别标注为“初级农产品”,然而,主播在直播中声称其“可治疗和预防肝胆类疾病”“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并在私域微信群中进一步宣传该产品适用于肝胆疾病、痛症、眼部疾病及皮肤疾病等患者。

产品类别为初级农产品

群内宣传产品适用人群

此外,调查还发现私域直播宣传用语过于绝对化的问题。

直播画面

“多省云店”直播间的主播宣传其保健产品为“让心脏健康以及活的时间更长的钥匙”“5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吃”“只要心脏还在跳,辅酶Q10少不掉”。经核实,该产品为保健食品,其核准的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吴军表示:“辅酶Q10”并非人人必需,“对症”和“遵医嘱”是安全有效使用的两大前提。

调查还发现私域直播扩大产品使用范围,涉嫌虚假宣传的问题。“华誉优品”直播间对所售眼部雾化护理液进行夸大宣传,声称“白内障患者、术后人群、青光眼患者、飞蚊症患者,以及角膜、虹膜、视网膜出现问题的人群都一定要用,对眼睛伤害有恢复作用”。然而,该产品包装明确标注其适用范围仅为“适用于青少年眼部不适,用于因学习、上网或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熬夜等用眼过度人群”。

虚构折扣降低消费心理预期

线下引流利诱式裂变营销

线上专访显示,“主播声称市场最低价,比超市商场划算”是老年人选择在私域直播购物的最主要原因,占比68.18%。但在体察中发现主播先抬高价格,再以“优惠价”销售,刻意制造巨大价格落差诱导消费者购买的问题。

私域直播间还通常以“免费领鸡蛋”“养生讲座”等方式精准锁定老年群体,并利用签到奖励、积分换礼等活动保持其持续观看的积极性。‌

体察发现,“凤行天下”直播间通过私域社群实施利诱式裂变传播,以“拉人给红包”模式鼓励消费者推广,每邀请一人可获得0.3元红包,同时设有观看直播及消费奖励。这种裂变营销模式让更多老年消费者陷入违规营销的陷阱。

主播还常以“老爹老妈”“家人们”等称呼获得老年人的好感,同时也会利用健康焦虑制造恐慌。体察发现,在“多省云店”直播间主播在推广“辅酶Q10”产品时,通过列举多位名人因心脏病早逝的案例,刻意制造健康焦虑。

产品质量难保证

售后维权困难

线上专访显示,有过私域直播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47.73%反馈“商品质量差、存在质量问题”,29.55%受访者表示“售后服务差、退换货流程复杂、拖延”,另外也有少部分受访者表示“商家失联/直播链接失效,遇到问题难维权”。

私域直播间通常采用封闭传播的方式,通过设置年龄限制、实名认证、答题验证等门槛筛选特定受众,且大多不提供直播回放服务,导致消费者既无法回溯直播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优联惠众”直播间未设直接购买渠道,而是引导消费者通过私人转账完成交易。该交易模式缺乏平台官方记录及规范的购买链接凭证,导致消费者在发生纠纷时面临卖方身份难核实、责任主体难追溯等问题,维权途径严重受限。

识别“营销陷阱”

拒绝成为“传播工具”

针对本次调查所揭示的私域直播中存在的乱象问题,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构建老年友好型生态;深化企业自律建设,畅通投诉渠道;加强监管执法力度,联动开展涉老消费教育。

江苏省消保委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识别营销陷阱,拒绝成为“传播工具”。警惕虚假宣传,保持理性消费。遇事多商量,不被“套路”诱导。认准官方渠道,拒绝私下交易。对要求“拉好友进群”“分享链接得奖励”的直播推广保持警惕,避免在不知情中成为违规宣传的“推手”。认准“国药准字”识别药品、“蓝帽子”标志识别保健食品,牢记“食品不能治病,保健品不是药品”的核心原则。

通讯员 苏消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视频  马燕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