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视频|用加速包“抢”票有用吗?江苏省消保委实测9平台,当心多花钱反被坑!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2 22:25:00

假期将至,你的火车票“抢”到了吗?江苏省消保委近期针对第三方火车票抢票平台开展专项调查,并于9月22日发布调查结果。调查采用问卷、线下体验、协议文本分析及舆情数据分析等结合方式,回收有效样本4507份,体验去哪儿、同程、途牛等9家平台;对平台的服务协议、隐私政策等法律文本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37.88%受访者对加速包效果存疑

但仍会因焦虑心理而购买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三方平台已被高频使用,成购票辅助“刚需”。超九成(91.72%)受访者使用过。超七成(70.10%)受访者认为成功率处于“一般”及“较高”区间,仅8.03%认为成功率可达80%,表明平台虽具一定抢票效果,但未达“很高”预期。

加速包效果存疑,担心制造抢票焦虑。超半数受访者“偶尔购买(高峰期)”加速包,但37.88%受访者对其效果存疑,不过仍会因焦虑心理而购买,另有18.43%受访者反感加速包,认为平台“制造抢票焦虑”和“对非付费用户故意降权”。近半数(49.08%)可接受10-30元的加速包,31.18%接受30-50元。

隐性消费问题凸显

默认勾选、按钮设计藏诱导

问卷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为隐性消费陷阱最为突出。部分平台将加速包、会员服务、保险等附加项目以默认勾选、勾选框位置隐蔽或提示文字模糊等方式呈现,导致消费者易疏忽“被动勾选”。“默认勾选额外付费服务”在“信息不清晰、不透明”问题中占比达49.32%,位列首位。

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平台抓住用户“求快、怕错过”心理,将高亮设置的“极速抢票”等含附加费的按钮置于显眼处,而无额外收费的“普通抢票”按钮则位置次要,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铁友平台抢票体验时遇到的隐性消费情况


体验员在铁友平台购买8月9日10:41发车的南京南-秦皇岛G1236次二等座成人票一张,票价557元。原计划仅勾选39元的“多专人帮抢”服务,预期支付总价596元(557+39);但勾选该服务后进入支付环节,却发现需支付626元,多出30元。查看订单明细后发现,订单中被额外添加了30元的“购买抢票券”服务。回溯购票流程才注意到:勾选39元服务后,订单界面右下角显著突出标注“极速抢票・抢不到退(需额外付40元加速包,成功率高)”的红色按钮,而不添加附加费的按钮却以灰色弱化,体验员未留意文字具体含义,误点击后触发隐性付费;更不合理的是,按钮标注的40元加速包与实际扣费的30元存在价格矛盾,体验员咨询客服,客服也无法解释。此案例暴露出平台抢票流程中既存在通过界面设计诱导隐性消费的问题,还存在费用标注与实际扣费不符的价格模糊乱象。

此外,体验员在去哪儿购买7月12日8:17出发的南京南-北京南G4次列车时(二等座成人票533元/张),也遭遇同样情况。本打算购买45元专人抢票服务,总价格预计578元。然而,确认订单界面中“光速抢票、成功率更高”相关按钮以醒目的橙色在右下角呈现,与用户习惯的“确认”“下一步”等操作按钮位置一致,体验员误以为是“确认服务必经步骤”,未能第一时间识别其为“额外加速服务”,误触发付费操作,导致额外支付50元,最终实际支付的抢票附加费达95元。

非必要权限索取信息存隐患

附加费与抢票结果无明显正向关联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四成的受访者认为在抢票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非必要权限索取(54.48%)占比最高,过度收集个人信息(43.13%)同样突出。此外,未经同意默认授权(24.41%)、未经同意转让/隐蔽收集(25.47%)二者占比均超两成。

在体验调查中,针对南京南-北京南G4、南京南-秦皇岛G1236两条线路,各平台加速包费用差异显著,单人次费用从最低5元至最高70元不等,多数集中在30至50元之间。然而实际抢票结果显示,12306官方平台在两条线路中均为最早候补成功,部分第三方平台出票晚于12306官方候补,近半数全程未抢到票,与其承诺的“抢票成功率高”“抢票速度更快”不符。体验表明,附加费高低与抢票结果亦无明显正向关联,高价服务未兑现实际效果。

超范围强制用户授权信息

不符合法律规定

对比平台协议,信息收集的必要性存疑。例如:途牛旅游的协议提到“面部特征等生物识别信息及手机号、行程信息等”,高铁管家的也提到面部特征等信息。

在涉及面部特征等敏感信息时,未依法取得单独同意,仅于服务协议中简单涵盖,却以“必要性”为由强制收集超出购票必需范围的敏感信息(如生物识别信息、行踪轨迹、设备信息等),用户若拒绝则无法获得服务,此类做法违反法律规定。

此外,还有平台加宽免责范围与加重用户负担、规避第三方链接风险。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平台加强自我约束,提升服务质量;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力度,筑牢行业规范底线;消费者提升维权意识,理性选择购票渠道。对于此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后续江苏省消保委将督促相关平台进行整改。

通讯员 苏消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视频:马燕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