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马上开始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09-30 13:59:00
五个月前,张煜在马场第一次见到六岁的孤独症患儿源源。男孩像只安静的小蜗牛,蹲在沙地里机械地抠石子,眼睛久久不眨。当小黑马被牵进围栏时,马脖子上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源源突然停止了动作,微微偏了偏头。接下来的半小时,马在男孩周围缓慢转圈,张煜再三鼓励源源触摸鞍垫,当男孩终于慢慢伸出手触摸马鼻梁时,张煜心中涌起一阵激动。
有一次训练时下起雨,张煜把一根胡萝卜放在男孩手心,语气温和鼓励:“看,小黑的耳朵尖尖立起来,说明很想让你喂它呢。”他耐心地教源源通过观察马的耳朵来判断情绪:耳朵前后摆动,表示它在给骑马的人指明方向;两只耳朵向后平放,表示很生气……
某天训练中,源源骑着系有彩色马肚带的小黑马绕场行走,突然露出一个浅笑,指着小黑的耳朵,艰难地说出几个字:“它……今天高兴。”这句话让围栏外的父母红了眼眶——这是他们六年来第一次听到孩子主动表达感知。
当年高考,张煜从机电专业被调剂到动物科学(马业方向),以为人生轨迹转入了荒原。直到大三实习,他亲眼见证一位“糖宝”从需要人搀扶骑行,到最终能独自驾驭骏马。他心中忽然涌现职业的自豪感。毕业后,他与同窗在云雾缭绕的山坳里建起马术基地。每逢周三的马术康复课,总能看到像源源这样的孩子,在马背上绽放出生命力。
小林初次尝试马术治疗时,张煜细心地调低了左侧的马镫。这位佩戴假肢的年轻女性,在教练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上马动作。马背的温度透过骑行裤传来,在康复中心不得要领的动作——髋关节旋转、骨盆平衡……随着马匹迈动步伐,如解冻的溪流找到了奔涌的节奏。张煜的手指轻点小林的马鞍:“马左前腿抬起时,这个位置会先下沉。”他的指尖随着马背起伏,如同弹奏一架无形的钢琴,引导小林感受马背起伏的韵律,仿佛在教她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每次马蹄着地都像温柔的叩击,唤醒小林沉睡的神经通路。
在深长的呼吸节奏中,小林僵直的脊背变得放松。完成训练后,张煜详细记录了小林的进步:“刚才转弯时坐姿特别稳,核心力量提升明显,下次我们可以尝试更复杂的动作。”
被命运按下暂停键的生命,会在马背上,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
作者:阿果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