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挑大梁,就要拿出“打头阵”的精气神。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不仅把重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用源源不断的优质增量夯实产业根基、厚植竞争优势,还全方位聚焦产业制高点,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使命担当,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宿迁:锚定重大项目 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宿迁台记者徐涵说:“我身后是安瑞森(宿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特气装卸站,一辆辆装有高纯度液氨的汽车正在卸‘氨’,这些‘氨’就是企业生产高纯电子化学品的原材料。这里也是全球唯一集湿电子化学品、电子气体生产的综合型工厂。”
重大产业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安瑞森是宿迁市2022年引进的省级重大项目,主要为光伏、面板及半导体企业提供超高纯度原材料。去年11月,项目进入试生产,智能化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车间内智能化覆盖率达100%,多项工艺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攻克“卡脖子”难题。项目与宿迁的天合光能以及华虹、华润微半导体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助推当地新能源领域形成全球竞争优势。
安瑞森(宿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晓初说:“目前,一期项目一季度完成工业销售额4000万元。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宿迁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二期项目,预计今年可以全面投产。”
今年以来,宿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开展“招商引资提效年”“项目建设提速年”等活动,全市26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5.8亿元。
【南通海门:传统产业焕新 为“家纺之都”注入发展新动能】
重大项目是稳增长、促投资的“压舱石”。传统产业焕新,也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作为全国家纺产业核心聚集区,南通市海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家纺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江苏奥度利康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10厘米宽的纳米薄膜被切割成700多根直径仅数微米的超细纤维,企业创新研发的“黑科技”——生物纳米杀螨杀菌功能性材料,大大增强了抢占高端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公司在长三角新增品牌客户近十家。
江苏奥度利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家骏说:“因为在家纺领域,螨虫问题、细菌问题是客观存在产品里面,是一个行业痛点,多少年都没有解决,所以我们的材料就是有突破性的。”
从功能材料的颠覆性突破到生产流程的智能再造,科技基因正深度融入产业链条,为“家纺之都”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目前已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公共服务优质、功能配套健全”的超级家纺产业集群,年生产能力超2000亿元,带动50多万人从业,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0%。
【苏州张家港:新兴产业领跑 打造氢能产业先行集聚发展区】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氢能产业被视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在苏州张家港,大力发展氢能,也成为加速经济动能转换的主引擎,当地正通过政企深度合作,重点打造全球氢能产业链供应基地。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凯说:“6月30号以前,我们准备有5家企业入驻,同时我们将成立跟基地相配套的产业基金,在明年年底不少于20家企业入驻。”
国产化突破让氢能产业从氢能制造走向氢能创造。在前不久举行的氢能装备产业链创新合作对接会上,张家港启动了江苏省氢能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建设。目前,张家港全市涉氢企业共有40多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到2026年,将力争集聚涉氢企业超100家,年产值超3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氢能产业先行集聚发展区。
苏州张家港市重大项目推进中心主任郑远说:“提升氢能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长三角氢走廊核心点。未来,张家港将成为产业集聚度高、科技创新力强、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赋能长三角氢能一体化发展。”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程芸 田远 供片台/宿迁台 海门台 张家港台 编辑/刘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