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后人收藏18000余件红色藏品,自费办红色藏品馆免费开放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3-11 17:15

邳州沙沟湖水杉公园的东门入口处有一处红色文化收藏展览馆,馆内摆放了上万件红色藏品,免费向市民开放。这是邳州市民魏方自费近20万元进行布展,并于2021年5月就开始开放的展馆。魏方说,他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自己从小就有红色情结。作为革命军人的后代,希望用展览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党的历史。

受父亲影响收藏老物件

邳州是江苏境内最早建立党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党的百年奋斗史给邳州留下了数不胜数、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

魏方受父亲的影响逐渐热爱红色收藏。他的第一件藏品是一颗子弹头,也是父亲从朝鲜战场上带回来的。魏方从小就明白以物换物的道理。他经常用零食和只有去供销社才能买到的“宝贝”,与小伙伴和同学们交换像章、挂像、语录本及革命题材的书籍和画册。

参加工作以后,魏方更是省吃俭用,省下钱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红色老物件。每次到外地出差,魏方总是到当地的文物商店和旧货市场、旧书摊逛一逛。只要是他看上眼的物件,就会不惜代价得到它。有一次他在四川的一处旧货市场转悠时,忽然发现有多个以《收租院》的故事为题材的瓷笔筒,觉得其教育意义非凡,连价也没还就悉数买下,并且腾空背包把它们放进去。他背着这些笔筒挤汽车、上火车,最终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家里。

魏方所工作的邳州市陈楼镇,是块英雄辈出的土地。据 1995 年的《邳县志》记载,该镇光革命烈士就有 25 位。工作之余,魏方积极寻找革命烈士的后人,在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革命烈士生前所用过的老物件。

20多年来,魏方将业余时间和他与妻子大部分的工资收入投在红色收藏里,18000余件的红色老物件,让他家里连个下脚的空儿也没有了。由于家里藏品比较多,他经常邀请同志到家里参观,向他们讲解红色藏品背后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

魏方在四处寻觅红色藏品的同时,也了解到这些藏品背后的红色故事,让他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199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后,魏方对红色藏品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希望通过红色藏品来宣传党的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21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魏方想策划一个红色文化展览,把自己收藏的红色老物件让更多的人看到。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邳州市委宣传部和邳州市园林局协商,决定让他免费使用沙沟湖水杉公园东门80多平方米的大厅举办展览,免费向社会开放。

魏方介绍说,他根据每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将自己收藏的红色藏品分类布展,分为 “伟大历程”“光辉岁月”“逐梦新时代”“伟大中国梦” 4个章节。“伟大历程” 主要由红色主题的瓷器及摆件等藏品组成。“光辉岁月”主要通过像章、图书、画像、版画等藏品,呈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化生活;“逐梦新时代”主要由电话、汽灯、酒壶等老物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邳州的城建发展照片构成,展现了邳州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中国梦”则是魏方收藏的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系列书籍、报纸、画册。

自开展以来,前来观看展览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他们纷纷为魏方点赞叫好,媒体相继刊发消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哥哥宋振镛曾专门来到这里,对魏方的红色收藏给予高度赞扬。

以后展品全部捐给国家

随着前来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魏方觉得展出来的藏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他花20万元购买了4间移动板房,将展厅的面积增加了160平方米,用来陈列之前没有摆完和后来不断增添的红色老物件。而且他还义务讲解,让人们在参观中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通过红色藏品来宣传党的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魏方向记者展示了一位中学生给他写的留言:“那么多红色藏品令我很震撼,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感谢党和国家,我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魏方说这些参观者的留言,让他觉得自己办红色文化收藏展览的目的——让学生好好学习、中青年人好好工作、老年人好好生活,终于实现了。

若干年后,你的这些红色老物件怎么办?魏方回答得非常干脆:“全部捐献给国家!”他表示,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也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恩情。他要让这些藏品永远保存下去,成为党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通讯员 李小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王丽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