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碰到一对母子。男孩不顾众目睽睽,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母亲急忙喝止,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类似的场景,相信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都有。哪吒逆天改命的个性追求,短短一个春节便已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人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
这个春节,哪吒很忙,分身乏术。当哪吒敖丙化身人偶,一起登上央视元宵晚会,风头一时无两,力压众多明星。他还被各地文旅争相邀请:出现在视频中指引大家欣赏河南元宵节的欢乐、在深圳某地捧出“汤圆宴”、来到太原开“吃播”、成都高新籍哪吒闹元宵、哪吒带你到安徽淮南古城耍……各地的cosplay也是如火如荼,当看到花车巡演视频,某立在枝头的“小哪吒”求下来时,真是让人又心疼又好笑。古老神话缔造了新的时代“神话”,在创新融合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哪吒很忙,说明由电影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真正立住了。哪吒反抗天命挑战身份标签的抗争精神、从剔骨还肉到和谐家庭的转变、拯救陈塘关的牺牲精神和家国担当等等,都与当代精神共振、与现代价值相合,成为当代人寻找身份认同、价值归属的精神图腾。
哪吒很忙,说明传统文化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商场促销到文创市集、从限量版手办到联名款商品、从主题餐厅到沉浸式体验馆、从藕粉汤圆到周边图书,哪吒无处不在,撒下“天罗地网”。《哪吒2》全球票房直冲一百亿之际,哪吒的各种文创也是遍地开花,甚至卖断货,“工厂干冒烟”,一“吒”都难求!哪吒巨大的商业价值也由此凸显,哪吒IP的开发到了空前(不知是不是绝后)的规模。
哪吒很忙,说明各地文旅部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也是“拼了”。各地文旅争抢哪吒:四川宜宾打造“中国哪吒文化之乡”,当地有哪吒行宫、哪吒洞等20余处与哪吒相关的景点;天津文旅部门强调“哪吒天津人”,称陈塘关位于天津河西区;安徽蚌埠固镇县声称哪吒很可能是在当地“闹的海”;江西依托数字技术打造了“元宇宙陈塘关”……各地千方百计想找到跟哪吒“藕断丝连”的各种关联,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据悉效果也是“杠杠滴”:河南西峡的陈塘关遗址公园在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00%,周边民宿一房难求;宜宾的酒店预定量同比增长近30%;天津的酒店预订量增长超过60%……紧跟时代步伐,紧抓流量密码,这些地方也是尝到了甜头。
但哪吒也只有三头六臂,不能什么都他来扛。哪吒入目太多,便不能不让人感到缺乏新鲜感了。一哄而上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短期流量的变现,终究缺乏长期的生命力。这在《黑神话:悟空》带动文旅热潮之时已有所表现,各地纷纷效仿,但缺乏持续吸引力。热门项目盲目复制,导致资源浪费与审美疲劳,无法给游客带来差异化体验。
《哪吒2》五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导演饺子死磕细节。申公豹变身豹子头的镜头只有几秒,特效师花了两个月仍未能达到饺子的要求,最终特效师因压力过大辞职。然而,饺子坚决不让步……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完美的追求和沉潜到底的毅力,值得所有地方文旅潜心学习。
在一众的元宵节策划中,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小而美”的策划让我觉得清奇。它搞了一场张“灯”结“友”的文学灯集,紧扣“灯”的流光溢彩、“文”的华丽篇章,十枚文学之都的文化印章更是将文学融进灯火阑珊处。只有这样,不随波逐流、深挖文化内涵,锚定细节做差异化文章,才有可能实现从“流量狂欢”到“品质升华”的转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