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柿子红,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让劳动教育“从课堂走到树下”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0-19 09:04

劳动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2024年10月18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山路小学(以下简称黄山路小学)迎来一年一度的“哇蜗”采摘节,三(4)班和五(4)班师生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石榴、桔子、柿子、柚子……每成功摘下一枚果实,都会引起一片“哇哦”声。从种植看护到丰收采摘,黄山少年们挽起袖子,从课堂走到树下,身体力行地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又是一年柿子红

黄山少年收获丰

石榴、桔子、柿子、柚子……“暖色系”的时令水果,为采摘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沐着秋日暖阳,黄山路小学的秋实园里,各类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仿佛在向师生们招手示意。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黄山路小学老师们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对采摘区域进行了安全检查,还为学生们准备了专业的采摘工具,并安排了相关的指导老师。在采摘过程中,老师们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果实的采摘技巧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感受到采摘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采摘现场,三(4)班和五(4)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全情投入到劳动当中。他们有的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摘下黄澄澄的桔子;有的三两合作,共同旋转沉甸甸的摘果器,摘下一枚咧开口的红石榴……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额头上沁出亮晶晶的汗水,那是劳动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通过五(1)班小主持人周瑾萱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哇蜗”采摘节只有在学校少先队清风志愿团的日常考核中,综合得分最为优秀的两个明星班级才能够参与,这份特别的“奖品”既是对学校整体劳动教育的外延,也让学校的劳动气氛更加浓郁。

“期待了好几天,今天终于能够真正体验到采摘是什么感觉了。”三(4)班的李睿涵和张睿杨纷纷表示,得知今天要采摘,他们已经激动了好几天。此外,由于石榴树较高,摘果器的使用有一定难度,于是摘石榴的重任就交给了高年级的五(4)班同学。不到十分钟,五(4)班的陈梓萱、潘语晴和邢相泽便成功合作摘下了四五颗石榴,当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石榴被小心地放入篮筐时,不仅象征着秋天收获的丰饶,也见证了学生们团结协作能力的增长。“抓树枝的时候因为树枝比较粗糙,手有些疼,但是心里很开心。”在学校“每周家务劳动不低于两小时”的家校合作培养下,邢相泽在家中也是个“劳动好手”,扫地、擦桌、洗碗、管理自己的桌面,他都做得很好。

从课堂来到树下

黄山路小学把劳动教育做细做深

劳动教育是什么?劳动教育怎么做?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公布,“劳动教育”课题由此进入黄山路小学领导班子的视野。“我们当即意识到,学校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家务劳动,并且要家校合作,带着孩子们身体力行地进行体力劳动,而不是课堂上浮化无趣的说教式教育。”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副校长丁维兵告诉记者,学校充分利用了老校长们在园中种下的果树资源,将“哇哦”的感叹词与学校的“小蜗牛精神”充分结合,打造了“日新课程”“采摘节”“劳动技能大赛”等以“哇蜗”为主题的劳动教育项目,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变成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丁维兵副校长介绍,如今,“哇蜗”采摘节已来到第四届,每一届采摘节,校领导都会拎起摘果器,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采摘的乐趣。除了带领孩子们感受采摘所带来的独特韵味,在采摘结束后的下一个星期一,孩子们还将把辛苦采摘的果实,分享给每一位在校师生,一起探索分享所带来的温暖。最后,还将由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校长过静和学校大队长一起,带着这份亲手收获的果实拜访曾为学校默默付出的老校长们,感谢他们为师生们种下珍贵的果树。

从种植看护到丰收采摘,再到分享教育和感恩教育,黄山路小学在有限的校园里,将劳动教育做细做深。绿叶如荫、桔黄柿红,老师们就着秋风剥开一只红石榴,清甜的味道留在孩子们舌尖,如这节树下的劳动教育课一般回味悠长……

通讯员 陆亚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贺东婷

视频 高一鑫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