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0月3日讯(记者 高峰)“妈妈,快来看,好漂亮的喇叭花!”在距离宿迁城区十多公里的一处乡村农场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看着盛开的棉花,惊喜不已。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市民为了避开景区人潮汹涌的喧嚣,选择了到附近的农场进行亲子游,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农家的乐趣。
和棉花成熟绽开的果实合个影
在这家农场里,有各种农作物和蔬菜。沉甸甸的水稻,预示着丰收季节的到来。一些家庭组团,父母带着孩子挥动镰刀,体验传统农事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一开始孩子们还兴奋不已,不一会,就失去了新鲜劲儿,不想割了。“以前没有机械的时候,农民伯伯们就是这样收割水稻的,很辛苦吧! ”一位母亲在指着稻田,告诉孩子要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粮食。
稻田的不远处,是一小片的棉花地。棉花盛开着,有白色,有红色,有的花片已经凋谢,长成了棉桃,在棉花的最下面,有的棉桃已经成熟,绽开了,露出了里面白白的棉絮。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看到盛开的棉花兴奋不已,“好漂亮的喇叭花啊!”小女孩的妈妈显然也是第一次见到棉花,但她知道这不是喇叭花,也很好奇,“这是什么花?”
盛开的棉花吸引了不少家庭前来观看
“这是棉花啊!”旁边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接口说。这位家长对棉花的生长很是了解,对着自己的孩子讲起了棉花的生长过程,“我们冬天穿的棉衣、盖的棉被,里面都有棉花呢,很暖和吧。”一边的孩子接着说,“我知道,我知道,一年级的书上有,还可以做棉袜、棉手套呢。”
在旁边的化生地里,家长们把花生连根拔起,孩子就一个个把花生摘下,放在小篮子里。一株花生可以摘下十几个花生,拔了六七株以后,小篮子就装满了。拔萝卜、摘柿子、摘毛豆、摘丝瓜……在这个金色的秋季,很多孩子第一次走进田野,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
一家人围在一起摘花生
农场里还喂有鸡、鸭、鹅、羊、兔子等家禽家畜,孩子们把采摘后的花生秧和萝卜秧拿过来喂着小动物。看着小动物们你争我抢的吃着,孩子们乐得咯咯直笑。
在圈养的鸡棚里,孩子们提着小篮子,弯下腰从鸡窝里煎捡鸡蛋,“这儿好多啊!还是热的呢!”孩子们欢呼着,把一个个鸡蛋放在篮子里,小篮子很快就装满了。“绿皮的鸡蛋,可不是一般的小鸡,而是乌鸡。”农场的工作人员解释说。
喂小兔子吃花生秧
在农场的几处空旷的地方,大人们或在帐篷下打麻将、打扑克牌,孩子们则在附近坐着摇篮、荡着秋千,或在压着水井、烧着柴火锅,体验着农家的乐趣。
“以前每到长假,很多人提前预定,每天都是爆满。”农场主是30多岁的阎女士,她说这个长假,很多人学“聪明了”,担心前几天人太多,都选择后几天过来,但10月1日当天,还是有不少外地人过来,陆陆续续的有200多人。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