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全国千强镇挺进“前十”,昆山市张浦镇“食”“智”名归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0-02 12:39

早餐桌上的两片面包,上班路上的一杯咖啡,聚会时调节气氛的缤纷果汁……这些食品已然成为都市生活的标配。你知道吗?这些食品,有可能都是产自昆山市张浦镇。

9月20日,《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揭晓千强镇榜单,昆山市张浦镇首次挺进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十位。

千强镇均是经济发展的实力尖兵。议事员深入采访发现,张浦镇获此佳绩,可谓“‘食’‘智’名归”。

图片

做强“高端食品”产业集群,创造“质”的增长极

“食”指高端食品。

民以食为天。高端食品,是生活高品质的体现,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

张浦镇发力高端食品,是有点天赋的。

农业重镇,耕地面积约4.09万亩,其中,稻米油的种植面积约3.6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70%。

高质量的土地,自然孕育出了高质量的农产品:“万安”牌大米和“昆味到”大米屡获大奖、张浦梨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张浦黄桃”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些好吃、安全、绿色兼具的农产品,被称之为高端食品,绝不为过。

如果说,地产的高端食品是“老天赏饭吃”,那张浦还有另一种高端食品,靠的却是百分百的努力。

目前,张浦镇基本形成了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一粒小麦”到“一片面包”、“一个水果”到“一瓶果汁”的高端食品完整产业链。

链,绝非一日而就。张浦是如何做到的呢?

放心靠“浦”,根基稳固

图片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在张浦镇,流行这样的一句话:张浦就是德园,德园就是张浦。

据了解,位于张浦镇的德国工业园成立于2005年,15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集聚着欧美企业222家、其中德资企业113家,年产值超100亿元,是昆山市欧美先进制造业的集聚高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德企之乡”。

图片

外企纷至沓来,吸引他们的除了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服务。

为了真正了解外企、服务外企,张浦打造了全国首个由德国团队运营、为欧美中小企业试水中国市场提供拎包入驻“一条龙”服务的特色载体——昆山德国产业园绿色孵化基地。员工招聘、配件采购、订单管理、会计中介……绿色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

作为全国25个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张浦镇始终坚持对标最好、勇于创新,更加注重企业感受、用户体验,打响“来到张浦·放心靠浦”鲜明营商服务品牌,不断深化主动服务、精准服务,重点推出金融赋能、政策赋能、技术赋能、人才赋能、市场赋能、数智赋能“六大赋能”措施,持续为重点产业加速发展增势赋能。

今年以来,张浦镇开展重点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27场,精准发布惠企政策20条,“马上办”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5个。

小处着眼,实处惠企,方能稳步前进。经过二十年发展,德国工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然成为张浦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阵地。

德国工业园正如一方良田,孕育出了一颗枝繁叶茂的产业发展大树,这颗产业大树由两根粗壮的枝干组成,即张浦镇的两个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和高端食品产业集群。

方向准、下手快

确定了发展“高端食品产业集群”这个大方向后,张浦镇开始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

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上的领头雁,是“强链补链延链”的关键力量‌。作为张浦镇高端食品产业集群中的“一号链主”,益海嘉里(昆山)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世界500强企业丰益国际投资。2023年,该公司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60.34亿元。2022年6月,总投资25亿元的中央厨房项目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已签约牧原、榴冠王等10个优质食品项目,并有沪泽、轩弘等10个项目正在洽谈,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目前,像益海嘉里这样的食品产业链企业,张浦镇有35家。

龙头企业的落地生根,只是“锻链”的开始。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做深做透产业链条、做优做强产业集群,才能创造“质”的增长极。

图片

今年以来,张浦镇加足马力,围绕高端食品产业的各个关节进行精准招商:3月,铭氏食品区域总部项目落户;4月初,鲜活饮品智能工厂项目开工,进一步深耕加码、扩能增效;4月底,新巨丰无菌罐装设备研发制造区域总部项目成功签约落户;8月,在新加坡,张浦镇人民政府与益海嘉里昆山企业群再次就新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亿美元……无疑,这些项目都将为张浦镇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智能制造、高端食品产业创新集群注入新动能。

名企、名品、名牌的叠加效应加速释放,张浦镇“高端食品”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规模居昆山全市第一。

以“江南菜饭张浦灶”IP为支点,撬动农工文旅协同发展

“三农”工作是发展大计。作为农业重镇的张浦将农业资源优势视若珍宝,张浦镇党委书记王超多次表示,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贯穿发展的重要一环。

金华村可以说是张浦镇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村庄,从三十多年前的贫困小岛村发展成为如今近三千万量级的经济强村,基本形成集菜园、花园、果园、乐园等于一体的在地品牌“匹格村落”,2019年入选江苏省首批旅游重点村名录。

图片

提到金华村,不得不提金华腊肉。金华腊肉加工制作技艺始于南宋淳祐年间,因制作期为腊月而得名。旧时的金华村老百姓以种田养猪维持生计,通常是宰杀腌制方便来年食用。现在金华腊肉已成为村里支柱产业之一,是昆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将这这些优势叠加利用,以释放最大效能?张浦镇将创新刻在基因里,“江南菜饭张浦灶”IP应运而生!以“江南菜饭张浦灶”IP为支点,张浦镇撬动着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交融、链接,活力涌动。

金华村的见花小院内,游客们正跟着当地居民学着亲手炒一碗江南菜饭。老灶头上的灶画很美,灶火很旺,灶台上的美味随着炊烟袅袅四散弥漫。腊肉的咸香、青菜的清新、米饭的软糯和果品的香甜交织在一起,一碗热气腾腾的江南菜饭,可以勾起多少人的味觉记忆?

在张浦镇益海嘉里丰厨食品产业园中,研发人员正在反复研究,如何将张浦本地的好肉、好米、好菜、好果以最优方式搭配起来。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印有“江南菜饭张浦灶”IP的菜饭,将出现在游客的伴手礼清单上,出现在很多人的餐桌上。

一碗菜饭,不仅展现了张浦镇好米、好肉、好果、好菜独特魅力,更是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端食品加工工艺的精髓。

就在不久前,位于张浦镇金华村的“田园金谷”载体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于年底开工建设,将依托张浦镇高端食品产业集群,将企业特色加工工坊、场景式零售娱乐等业态有机融合,并植入科普教育培训等内容,打造“农场+餐饮+购物+培训”的农工文旅产业综合体。该项目预计直接带动乡村旅游营收提升2500万元以上、年度旅游人次提升20余万人,为地方村民提供50个以上工作岗位,吸引20余类上下游产业落户。

图片

深耕乡野沃土,张浦镇探索出一条“特色果蔬+高端食品+工业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长卷。

工业大镇、农业重镇、文化强镇

可以说,张浦镇是镇域发展的“六边形战士”

110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

活跃着8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家民营企业

农创金华、科创尚明甸、水乡姜里、源极赵陵四个村庄各有特色

丰收季节,“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

有着被誉为“中国土筑金字塔”的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

……

走进张浦镇,议事员深深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小城市”被具象化了。

小城活力强,经济大盘稳。于张浦镇而言,千强镇第十,是肯定,更是激励。张浦镇党委书记王超表示:“张浦镇将努力在挺进全国千强镇排行榜前10名的高峰上再攀新高,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城市标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编辑 王育昕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