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跨栏”跑起来 丹阳眼镜直冲向前
来源:镇江传媒网
2024-08-29 22:02

 在丹阳,眼镜产业正向高端化转型、融合式发展,2023年,丹阳眼镜产业实现制造销售超120亿元,眼镜及视光学进出口总值超50亿元。在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下,丹阳眼镜产业正不断探索创新,开辟高端赛道,实现转型升级“跨栏跑”。

图片

眼镜是丹阳最闪亮的城市名片。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眼镜镜片生产基地,年产镜片4亿多副,占全国镜片生产总量的75%,世界总量的50%。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线下验光、线上配镜,平均每天就有9万件“眼镜”从丹阳发出。专注于高端个性化定制和高科技镀膜工艺的五彩司徕柏有限公司,构建了柔性化供应链,通过智能组合、试戴和订单系统,无需铸造样品,从选配产品到生产的全流程都可由定制系统完成。

五彩司徕柏光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功龄说:“我们公司自己生产的智能眼镜,它的主要功能可以接打电话,可以播报语音天气预报。同时它还可以颈椎监测,同声翻译。”

另外一家拥有11项AR/VR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相关发明专利的洪旭德生科技公司,根据消费者眼睛的扫描结果以及年龄、应用场景等数据,在云端服务器里就可以计算出适配镜片的3D模型。

图片

江苏洪旭德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昱皓说:“我们通过5G还有AI这些技术,让智能化体现在从来料检验到生产到成品整个过程,能够让我们产品的性能更高,使用者佩戴更加舒适。”

丹阳眼镜产业正逐步从单一的“制造+市场”模式,转变为“制造+市场+健康时尚+科技”的多元模式。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工信厅公布的2024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拟认定名单中,丹阳市眼镜及视光学产业集群成功入围。

图片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柳介绍:“丹阳的眼镜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有很好的企业基础和集群基础,这是向高端攀升的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拥抱新技术,新领域,我们在传统的眼镜产业链当中,通过高端的材料、工艺、设备,打造我们自主的影响广泛的品牌。”

通过差异化竞争、技术创新和开辟新赛道,丹阳眼镜产业不断跨越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窘境,如“老树开新花”般焕发出勃勃生机。依托刚刚举办的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丹阳将继续抢占行业制高点,以高端品牌引领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通过眼镜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丹阳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为建设“智造名城、运河明珠”提供强有力支撑。

来源:镇江市广播电视台
作者:魏珊 戴羽寅 吴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