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8日讯(通讯员 赵明茗 记者 成沫)一纸婚书,一生相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七夕节,8月7日下午,扬州市仪征市阳光社区举办婚书展,展出了从1933年至1980年间十多件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一张张风格迥异的版面,一行行行云流水的书写,还有那距今九十年的历史跨度,共同讲述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让人回味悠长。
展览柜前,一张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的婚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张婚书至今已经有近80个年头。婚书上用工整的毛笔楷书记录了结婚人新郎、新娘出生地年月生辰八字等。上面还有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等等的姓名和印章。证书边还印有竹子和仙鹤等图案,预示着婚姻的美好和长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活动现场,阳光社区79岁的居民陈兆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1972年的结婚证并讲述了自己的婚姻故事。陈兆兰回忆,当时她是军婚家庭,1972年4月结的婚,丈夫在西安部队当驾驶兵,开大卡车的,结婚三天就回部队,当时结婚证上还有毛主席语录。如今夫妻二人都已年近80,但回想起53年的婚姻生活,陈兆兰还是满脸笑意,幸福满满。
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结婚的社区居民王立英也迅速赶来,她一边向记者展示着她的结婚证,一边打开了话匣子:“我是1980年结婚的,我当时没有要彩礼,也没有大办酒席,结婚当天我是步行到婆家的。结婚45年,我们一家人生活幸福,儿子媳妇工作稳定,孙女儿已经读高中了。现在我退休在家也是社区的网格志愿者,社区有大小事务我都积极参与其中。”
仪征市阳光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颖告诉记者,此次社区组织的婚书展,大部分婚书由仪征老物件收藏爱好者李臣星提供,是从他收藏的100多件老婚书中挑选出来的、具有时代感和信息量的婚书。社区对婚书进行了装裱,向群众展示,为群众讲述浪漫爱情故事,迎接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节的到来,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婚姻的美好与内涵。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