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著名作家丁捷在南京图书馆江苏作家馆举办题为“文学与人生的约定”的作品分享会,丁捷以自身经历为例,细说文学如何“知遇”人生。
分享会上,丁捷说,“一个人如果选择了热爱文学,他就选择了心灵朝向真善美的大海。文学存在着人类社会所有的美好,我们对虚伪的厌恶,对虚假的排斥,很多时候都是从文学里面教养来的。”
在他看来,一个孩子如果在懵懂的岁月受到文学启蒙,成人之后就不会“有意识”地去作恶,更不会无意识地陷入一种“无知之恶”。
他以自己孩子的经历举例说,“我的孩子有一天放学回来,跟我讲了一个班上同学遭受校园暴力的事。原因是那个男生长得比较挫,爱讲话,学习成绩又不好。”丁捷听后,认为事情很严重。“像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从小就是越是弱者,我们越要去爱护,越要去支持和帮助,但现在很多孩子习惯了电脑游戏里的丛林法则,只讲胜负,不讲是非。欺凌弱者反而成为自己强大的标志,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但丁捷没有去跟儿子讲大道理,而是给他开了一个书单,上面只有两本书,一本西晋杜预所写的《守弱学》,还有一本为西方名著《爱的教育》。“《守弱学》里面有一句话叫‘弱而人怜,怜则助’,我们老祖宗教育我们,如果别人弱,你要有怜悯之心,你就要去帮助他。帮助弱者是基本的人性,是本能、本性。在《爱的教育》里面,主人公卡隆为保护瘦弱的同学,不惜与全班同学斗争。我把这两本书推荐给孩子看,他看了之后,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他主动来向我做检讨。”“所以我说要让孩子从游戏里面抽身出来,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文学让真善美在他们心灵的土壤里面生根发芽,这是最好的教育,比说一万遍‘要善良’都管用。”
在丁捷看来,文学除了能带给人们更多的知识,培养我们强大的想象力,让我们从世俗世界里面跳脱出来,它还可以提高情商,“通过文学作品是提高情商的最佳捷径”。
“一个人的情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人的人生,对他的一辈子的生活,和他的人生的选择以及对伴侣的选择都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丁捷注意到这部分教育的明显缺失。
丁捷分享了两项调查,其中一项调查针对的是当年成名的文学少年群体。经全国寻访后发现,绝大多数人现在都可以称之为“成功”人士。丁捷说,“这一批人当年都不是学霸,从智商角度来讲都应该是平均水平,不能叫优秀。但是由于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情商发育比较完美,所以这一批人后来走上社会之后,他们更有韧性,更善于面对挫折,在各行各业干得都非常出色。”
“所以如果在青年时代之前,把文学的种子种下,把文学阅读的量做到位,那么这个人将来从事任何行业,他都会有一个雄厚的基础。”丁捷说。
在分享会上,丁捷还讲到文学阅读与中年危机,“如何能用智慧和力量挺过‘中年危机’这一段时间,完全在于你的情商、内心里面有没有种植这种力量”。
“比如说,如果我们年轻的时候,在中年之前认真领悟了《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这两篇文章,你就知道从哪里去认识困难和寻找力量。人到中年,如果我们是读了很多文学作品,我们根本就不会畏惧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山,根本就不会畏惧我们暂时处在一无所获的窘境。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中年人的力量”。
在分享会的最后,丁捷就“文学”与“人生”送出五句话:
第一句话,文学使儿童充满了美的幻想和善的愿望;第二句话,文学使少年充满了爱的渴望和诗的远方;第三句话,文学使青年充满了大的志向和强的力量;第四句话,文学使中年充满了真的奋斗和准的方向;第五句话,文学使一生驱散了虚空(充实)、摆脱了彷徨(坚定)、清醒的认识(明智),走在人生的正道,抵达生命的本真(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编辑 陈永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