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者曾先生向扬子晚报“有事找紫牛”栏目反映,在徐州市中心金地商都顶楼,商场搭建了8500平方米的钢结构房屋,用于商业出租,从事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所。曾先生表示,这些房屋均属违建,早在几年前就先后多次被相关部门责令拆除,但不知是何原因,这些违建至今未拆,甚至依旧正常从事经营活动。曾先生表示,该违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希望媒体关注此事。记者联系鼓楼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正走执法程序,让商户搬离,后续会依法进行拆除。
曾先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位于徐州市中心的金地商都顶楼的光伏发电板下面,隐藏了大片钢结构房屋,相当于加盖了一层。曾先生表示,这些违建房屋不具备相关消防手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希望媒体关注曝光此事,敦促政府部门尽快拆除。
6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徐州金地中心商场4楼,通过商场内部电梯,进入到了商场顶楼。记者看到,该顶楼面积广阔,头顶被大片钢结构覆盖,离地高度约1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厂房性结构空间。该场地分隔成了几块区域,其中有一家篮球场、一家羽毛球场、一家卡丁车场及一家室内逃脱馆。当天羽毛球场和篮球场依旧正常营业,有不少年轻人在场地里打球。
记者注意到,该房屋外围遮挡物已被拆除,只剩框架。拆除后的透明塑料围挡被随意丢一旁。曾先生告诉记者,此前政府下达的违建认定函中指出,金地商都擅自在光伏发电设施下进行围合形成钢结构房,属于违法建设行为,责令拆除恢复原规划设计方案。然而在后期的拆除工作中,执法部门只拆除了围合部分,主体钢结构并未拆除,而这些塑料围挡是商场后期又自己加上去的,前段时间又被举报后才拆除。
曾先生认为,既然该商场规划建筑只有4层,那么4层以上建筑均属违建,应全部拆除。不管拆除多少次围挡,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只要房屋结构依旧存在,就丝毫不影响商场的商业经营,这种行为明显是在钻空子,打“擦边球”。
记者翻阅曾先生提供的资料发现,自2016年6月起,当地相关部门曾多次下达金地商都违建认定函及拆除意见,有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过报道。
2016年6月27日,徐州市规划局认定,金地商都经批准建设屋顶光伏发电设施与空中花园,施工结束后擅自在光伏发电设施下进行合围形成钢结构,改变规划用途,对外出租牟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属于违法建设行为,责令金地商都集团拆除违建,恢复原规划设计方案;
2020年7月2日,徐州市自然规划局认定,金地商都楼顶光伏发电设施支撑构架下擅自围合形成钢结构房屋,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在未经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许可的前提下,不仅未将原来的6000平方米违建拆除,又继续建设2500平方米钢结构;
2020年8月21日,鼓楼区城管向金地商都集团有限公司下达《限期拆除决定书》,9月7日,金地商都启动拆除程序。
从以上时间线不难看出,当地政府部门就该违建多次进行了明确认定,并要求属地和城管部门履行拆除手续,但时至今日违建不仅没有彻底拆除,还依旧正常经营。这样的情形不禁让人费解,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违建迟迟不拆,却能在大众的眼皮子底下不受干扰地进行商业经营?
记者多次致电金地商都所属的鼓楼区黄楼街道,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随后记者联系了鼓楼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至于为何没拆钢结构部分,具体原因他不太清楚。目前对于违建钢结构这块,正在根据执法程序让商户搬离,后续会依法进行拆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