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花艺女孩把外婆的“老破小”改造成浪漫小屋,成了剧组拍摄网红打卡地
2024-05-24 19:02

南京一处“老破小”改造后,竟成为众多剧组的拍摄取景地?从2020年起,95后女孩小郑把外婆留下来的一套几十平方米的“老破小”带院住宅软装翻新,杂乱的小院里里外外种上花草,如今成了极简风的小花园。一次偶然的想法,她把改造成果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居然有剧组主动联系她,想租用她的场地进行拍摄,循着这条思路加以运作渐渐做成了副业,每月增收六七千元。

这处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花园的房子,到底有多大魅力吸引各类剧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了小郑,经过多次协调,才在5月22日中午房子使用的空档期到现场探访。采访当天,小郑牵着狗早早在花园外等候,见面后她说,最近两个月,生意火爆,白天都会约满,晚上这里才属于她和一只狗以及一窝猫的生活。

记者现场探访这处“老破小”

鲜花满园,室内移步换景

5月22日中午12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和燕路的东井村39号小区,这个小区是房龄40多年的老小区,1980年建成,小区在迈皋桥地区属于闹市。小郑在电话里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从小区大门进去一直往里走,左侧一户花草很漂亮的便是。尽管是普通多层住宅,小郑的这套房屋位于一楼带院子,入户是从院门进入,院门朝西,对着小区道路。围墙外有木篱笆,这个季节篱笆内绣球最显目,颜色多样,爬到门头上的是爬藤月季,娇艳欲滴,还有橘子树、无花果。院外大门两侧的花儿以多年宿根植物为主,作为前景的低矮植物有美女樱、矾根、鬼针草、香雪球、铁线莲等等。墙壁还有一些松果菊、百合、野路菊、金丝苔草、鼠尾草、喷雪花、绣线菊、刺芹、千叶兰等等。

小郑的小院门口

“4到6月份,是这里花儿盛开的季节,次第开放,来来往往的行人经常停下来看一看,都会说太漂亮了!”小郑告诉记者,养花多年,在她看来美妙的感受并非花儿齐放,而是享受着焦急又期待的过程,“养花可辛苦了,我之前每天上班,5点就起床了,比老人起得还早,就是为了浇花,然后看着渐渐舒张的叶子,每天观赏花草要花一个小时,很享受这种生活。”从外部看,小郑这处小院除了有品种繁多的花草,与其他房屋并没有太大区别。进入院子,院内有铺上了布艺的桌椅,院墙装饰了一些隔板,摆放各种小装饰品及盆栽。院内主打是盆栽,有辣椒、小西红柿、荷花、兰草、蓝莓等等。她说,自己栽种的各种植物有150多株。

院内铺的小花砖有点法式风格,墙壁贴砖较为普通,她说外婆留下时就这样,后来,她在功能上做了一些加工,去除不适用的杂乱物品,安装了一些隔板,增加收纳、悬挂和摆设等功能。从院子进入室内的门是一个带玻璃的铁艺门,旧旧的,有点锈。客厅朝南有门有窗,采光不错,卧室和厨房在北侧,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尽管只有50平方米,但连同院子,空间感较大。室内主要靠软装,有明显的宜家家居风格。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室内布局功能实用,还有“移步换景”的视觉感受。她充分利用了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增加书柜、装饰柜以及斗柜等等。无论是卧室还是厨房,都有这样的柜子和隔板,摆设生活器具。小郑说自己喜欢骨瓷,所以有的柜子里摆了各色碟子、茶杯、咖啡杯、花瓶。她还喜欢各种小玩具、所以在卧室内摆放了数十个玩具、公仔。此外,还有收音机、座钟等复古怀旧装饰用具,而书柜里摆满了以各种造景、绿植、室内装修和庭院设计类杂志。

本意想给自己舒适的家

没想到很“上镜”

参观50平方米的室内和10多平方米的小院不需要太多时间,总的来说房子布局合理,但并不豪华,为何会受到各类摄制组的青睐?小郑说,她也很意外。“可能是歪打正着吧,我最初的愿望就是想有个舒适的家,可能摄影师们都觉得很上镜!”小郑说。房屋的确布局精致有格调,而且景致集中,换个机位就是不一样的背景和光线。

小郑说,她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服装公司任营销专员,朝九晚五,月薪4000元左右。“稳定,但收入不高,我觉得靠这份工资能存下钱很难,总想搞副业增收,后来结合爱好学了插花,成为花艺师,辞去工作成了自由职业者。”从2020年起,小郑与父母分开住,就住在外婆留下的这套“老破小”带院子的房子里,这房子没有什么装修,就是“大白墙”。

小郑房屋内的布置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上班族,想舒适,但没多少预算,能省就省,能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我觉得几十平方米房子的布局适合在宜家找思路,果然,我把家弄成了‘宜家样板间’!”小郑说,她关注宜家咨询,两次给宜家发邮件,参与活动获得了宜家内部的采访,还拍了几分钟的短剧,宜家也给了她价值5000元的劵。在她看来,为了争取到这个商品劵,开了几次会,改写了几次脚本,她付出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从2020年到2023年,小郑有时间就会拾掇自己的小房子和小院子,给花草拍照,给温馨的室内布置拍照,镜头里的院子和家很好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来很受网友喜欢。

2023年8月,她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短文征求网友意见,说自己打造了一楼小院,想以此开店,自己会烘焙和咖啡。但是老小区以老年人居多,也没什么购买力,很多网友劝她慎重。“幸好,我听劝了,不然很可能亏本!”小郑说,后来她分享小院景致的图片表示愿意出租,有一网友说要租用拍摄短剧。“当时我很兴奋,原来这个院子的布局是有价值、能赚钱的,白天出租,晚上自住!”小郑说,后来她对这方面有了很多憧憬。

每月增收六七千元

不怕被“抄作业”

小郑说,她在社交平台上粉丝并不多,但私信约她拍摄的摄制组还挺多,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剧组,有艺术生需要交作品,他们会编写剧本,拍摄短剧,除此之外也有广告公司。最近,江苏一家银行拍摄了一个母亲节广告情景剧《妈妈的脸比翻书还快》,充满童趣和母爱的生活场景,就是租用了她的房子和院子以及玩具等用品拍的。她告诉记者,由于场地紧凑,有的演员也不希望陌生人在场,所以一般拍摄的具体内容,她并不过问,她只在外围提供一些服务,一般来说,摄制组的美术老师也会根据需要,对现场进行再布置。

从4月到6月份,小郑的“老破小”几乎每天都有预约拍摄。下午1点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江苏一家电视台的摄制组租用这里进行拍摄。记者走出院时,发现他们已经在门口就位,小区门口一辆中型客车下来十几人,大家带着摄像机、三脚架和灯光等设备。记者想采访他们,但对方婉言谢绝。

剧组在小郑的屋子里拍摄

小郑说,她的小院“营业时间”通常是上午9点到晚上8点,晚上8点后,这里才是属于自己和狗儿、小猫的生活空间。

在小郑看来,眼下各种短剧也很火,相信她的“影棚”未来依然会有比较好的市场,她想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小郑告诉记者,场地租赁费用一天才收几百块,性价比挺高的,她认为火爆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便宜,她也打听过,市面上有的场地是按照小时出租的。此外,她觉得她的小院位于老小区也是一个优势,周边交通、商业、医疗都很方便,有人间烟火气。

在小郑房子内拍摄的剧照

对于收入,她保守地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每月增收能有六七千元,一开始,她觉得这是商业秘密,不太愿意讲,但是现在也不怕被复制,她认为,家一定要能让人放松下来,她对软装、自然风的庭院有自己的见解,她选用自然材料,如木质家具、陶瓷、棉麻布料,尽量避免廉价的塑料制品,此外,绿植能清新空气,还能增添自然之美,别人也不见得能学得来。

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编辑|徐韶达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记者拍摄、受访者提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