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冰雪游、预制菜……江苏省消保委贴心新春消费提示来啦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1-25 21:20

春节临近,消费者开始准备规划如何度过阖家欢乐的节日,不论是置办年货、外出旅游还是礼赠亲友都离不开“消费”。1月25日,江苏省消保委根据既往投诉数据和消费舆情,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新春消费提示。

图片

 图源 视觉中国

冰雪旅游如火如荼

做好攻略享受假期

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相关市场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人数过多景区承载力不足、冰雪运动危险系数高、低价旅游团陷阱等风险。

建议消费者假期开展冰雪旅游前要先做好攻略,提前准备御寒衣物,规划并预约出行路线,参团游的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旅行社,警惕低价旅游团。

在冰天雪地游玩时还要做好防滑防摔防寒工作,初次接触冰雪运动的消费者建议服从场地管理规定,在初级场地和专人指导下尝试。

新春出行人山人海

抢票往返需要注意

春运客流高峰时期,除了通过12306官方平台进行买票或者候补外,不少消费者选择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抢票,邀请好友助力、购买抢票加速包等方式,期望尽可能提高抢票成功几率。然而根据铁路部门官方回应,铁路12306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也不可能给第三方平台所谓的“优购权”。此外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第三方平台抢票结果通知不到位、退改签存在手续费、个人信息有泄露风险等。

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各种付费抢票手段,避免盲信导致购票预期落空,尽量选择12306官方平台预约抢票、购票或后补,使用第三方抢票平台也要尽量选择正规的、有市场口碑的平台,注意相关退改签规则和隐私保护政策,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个人信息安全。

电商直播仍待规范

理性消费避免套路

近年来电商直播对消费促进作用越发明显,春节也是消费者购物风口,但相关市场也存在一些需要消费者注意的方面:一是虚假宣传虚标价格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部分直播间宣称全网最低价引发价格垄断质疑;三是主播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主播低俗擦边引流;四是售后服务存在不足,直播带货主体多元、责任不清,成为售后责任履行的最大障碍。

建议消费者面对电商直播带货时,要理性看待直播间销售话术,对商品的真实品质和实用价值做客观判断后再选购,购买时要选择平台官方渠道支付并及时保存商家承诺,以便事后维权。

儿童商品花样翻新

教育引导安全消费

春节期间,不少未成年人也带着红包涌入了消费市场,部分商家看中机会,推出各种新奇玩具和活动,但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教育引导。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儿童和学生用品时,关注标签标识和注意事项,尤其是适用年龄、禁止使用情形、需要成年人监护或陪同使用等说明。此外,对使用时存在安全风险或易引发暴力倾向的儿童和学生用品以及类似新产品,如圆珠笔刀、萝卜刀、激光笔、水晶泥、磁力珠、鼻吸能量棒、火漆印章、儿童真煮厨具等,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谨慎选购,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和玩耍。

预付式消费种类繁多

谨慎付款守住钱袋

春节期间,也是商家年终岁尾冲业绩的时间节点,理发店、美容店、健身馆等可能开展各种充值促销活动。但预付式消费纠纷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热点问题之一,其中仍然存在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夸大宣传以及合同不规范霸王条款多、退费规则复杂退款难、关门闭店卷钱跑路等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现象。

建议消费者谨慎办卡或缴费,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不要贪图一时的高折扣或者轻信商家的销售话术。选择预付式消费时,预付款项之前做到多询问多了解商家信誉,仔细阅读合同中关于权利义务的合同条款;尽量降低预付额度,并缩短使用周期,尽快消费,以此降低企业跑路、转让风险。

年夜饭预制菜品受关注

新标出台强化规范

除夕夜,许多家庭会选择在饭店或平台预定年夜饭桌餐或预制菜,将家人从厨房中解脱出来,更好享受节日氛围。但近年来关于预制菜的争议也有不少,省消保委根据投诉统计发现,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预制菜与宣传不符,味道不佳且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二是线下餐厅使用预制菜未提前告知,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不到位。三是部分预制菜标识标签信息不全,引发消费者担忧。据悉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出台,届时相关消费会更有保障。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选择预制菜产品的时候首先要关注食品安全,关注商家资质和食材新鲜度,其次是在购买时注意主要用料、保存条件、保存期限等重要信息,最后是提货时注意菜品是否与约定一致,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