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华文创想曲”,共赴“大运河之邀”!
来源:紫牛新闻
2023-12-25 22:33

循千里运河之邀,觅中华文化之珍。中国大运河,蜿蜒穿行3200多公里,承载着的不仅是空间的绵延,更是时间的流淌。


开营仪式上,来自大运河之水缓缓注入启动装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落实二十大报告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精神,12月25日,2023“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开营仪式暨“华文创想曲”作文大赛分享会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举办。

评弹《苏州好风光》 范晓林 摄

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徐开信,江苏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艾卉,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编辑徐海,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洪舟,江苏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合作处一级调研员龚文俊,江苏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庾卫东,苏州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王燕红,苏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苏州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王建方等出席活动。

正式开营起航!2023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启动

此次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由江苏省侨办、江苏省海联会主办,邀请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15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以及华校老师共聚一堂,将在11天的时间里一同探索江苏的魅力,开启一段精彩纷呈的大运河文化体验之旅,分享一批文采飞扬的作文大赛优胜之作。在深入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过程中,增进华裔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共同感受文化的力量、情感的纽带。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徐开信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徐开信致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徐开信在开营仪式上对参加运河之旅、感受灿烂中华文化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每一位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是2500岁大运河的生长原点,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要求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强调“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

徐开信表示,海外华裔青少年的身上涌动着中华血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希望和未来。这次活动将带领大家沿着苏州、常州、泰州、南京的城市轨迹,实地感受运河文化给城市发展带来的独特而深远的影响,用祖(籍)国的语言把灿烂光辉的中华文化和华裔青少年充满活力的青春面貌生动呈现出来。真诚希望广大华裔青少年通过活动留下一段美好难忘的青春记忆,努力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彩。

苏州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王燕红致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苏州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王燕红致欢迎辞。她说苏州依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千百年来,苏州文化中的开放包容早已深深地镌刻在城市基因里,已连续12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希望大家通过在苏州的学习、交流、参观,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和苏州的了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努力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促进者、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苏州昆剧院的演员带来昆曲《惊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台下观众不停用手机“听”昆曲。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活动现场,徐开信主任、艾卉副主席、徐海书记、王文坚总编、王洪舟巡视员、王建方主任共同启动2023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记者了解到,在随后的11天时间里,海外华裔青少年将徜徉在江苏的山川河流上,品味着悠久的江苏中华文化:在姑苏探究苏绣、木板年画、雕刻等指尖艺术;在常州体验非遗烙画、刻纸、盐画;在水城泰州,寻访盐商古宅,船游万千水田;在南京中山陵,追寻伟人中山先生的足迹……

众多佳作获奖!第六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分享会举办

一撇一捺,笔笔写满中华文化;一点一横,字字洋溢文化自信。今年4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正式启动,经过半年的征集,共收到来自五大洲32个国家近万篇参赛稿件。

《华文创想曲”作文大赛》成果展示视频引入入胜。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澳大利亚华夏文化学校校长张晋发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华裔青少年以梦为马、以文架桥,以华文为音符,共同奏响美美与共的“华文创想曲”。本届“华文创想曲”创意作文大赛共诞生了特等奖35名,一等奖942名,二等奖1868名,习作奖若干。12月25日,第六届“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分享会上,现场为获奖者们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由来自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的学生带来优秀作品朗诵。

来自苏州实验小学的同学朗诵获奖作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来自苏州实验小学的同学朗诵获奖作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江南水乡如诗如画!处处比书里写的还要美!幸福的我好像在做梦!”来自意大利马尔凯国际中文学校的董伊丽作为华裔菁英青少年代表上台发言,她表示从开始最简单的拼音识字到如今的名著阅读,再到这一次的文化体验之旅,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的中国文化之树愈发枝繁叶茂。相信等回到各自的驻在国后,一定会将这多彩的文化和精彩的经历分享给驻在国的外国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中国文化。

获奖作者领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获奖作者领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获奖作者领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如果将华裔青少年视作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那么华校则是培育这桥梁的摇篮。现场致辞中,海外华校校长代表澳大利亚华夏文化学校张晋校长向活动主办方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江苏是引领华文教育创新的先进大省,各类活动令海外华裔青少年津津乐道、获益良多,为海外华文教育、教学增添了新的资源和新的思路。期待每一位参加体验活动的同学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体验活动结束后回到各自的国家,能够将所见、所闻、所感、所学与家人、朋友分享,成为促进中外友谊的桥梁和使者。

华裔菁英青少年代表、来自意大利的董伊丽同学发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摄

开营仪式打卡处,透着浓浓的江南水乡文化韵味。 范晓林 摄

启动仪式上,南京、常州、泰州、苏州的代表向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的华校代表赠送非遗文创产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给所有参加活动的师生准备了背包、笔记本、帽子、茶杯等礼物。现场,由苏州评弹学校、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分别为大家带来评弹《苏州好风光》、昆曲《牡丹亭·惊梦》表演。

来自南京、常州、泰州、苏州代表向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的代表赠送非遗文创礼品。 范晓林 摄

来自南京、常州、泰州、苏州代表向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的代表赠送非遗文创礼品。 范晓林 摄

体验非遗“吹糖人”。 范晓林 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文 范晓林/摄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